系。
这位大宦官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其实是个宦官,因为他的英雄事迹让人很难将他与宦官联系起来。
他就是——郑和。
借此机会,咱们来聊聊朱棣的另一个大手笔——下西洋。
先来扒一扒朱棣的心腹大太监,明朝第一位大宦官,郑和。
郑和的早年经历颇为神秘,据说是在明平云南之战中被明军掳走,后来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
根据《明史·郑和传》等史料记载,郑和本姓马,因为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
没错,郑和不仅有自己的史书传记,而且如果那些历史的文官看到了,估计得羡慕嫉妒恨。
让郑和名垂青史的大事件,便是他下西洋的壮举。
关于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至今众说纷纭。
有人说,朱棣听说朱允炆逃到了海外,派郑和下西洋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
也有人说,朱棣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国威,让周边的小国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在青鸟看来,第二种说法更靠谱。
毕竟,朱棣的目标是李世民,想想李世民都有“天可汗”的称号了,朱棣肯定也想要个限定皮肤,比如“海洋之王——Judy”。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开始,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结束,明朝的舰队七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至于Judy有没有解锁限定版称号,青鸟我不知道,但郑和是确确实实得到了“大航海家——郑和”的史诗级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