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同时的高欢,也是整合了北魏六镇武将、代北怀朔镇的鲜卑贵族和关东地区的汉人豪右,建立了北齐。
不过,北齐最终被北周所覆灭,但关东集团虽然没了北齐这个靠山,但势力依然不容小觑。
所以,关陇集团和关东集团,就像是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大佬,谁都不服谁。
再加上那些逐渐强大起来的寒门学子,洛阳就成了一个天然的缓冲区。
唐高宗跑到洛阳,并不是要分裂国家,而是要在安全的距离内,遥控打压长孙无忌等人。
再者,到了唐朝,关中之地水土流失严重,已经无法负载朝廷的庞大开销。
于是唐朝皇帝们就跑到洛阳,利用运河运输关东地区的粮食。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考量,也是经济上的必需。
那么,唐高宗的这一操作到底有没有成效呢?
嘿,那答案肯定是有效果的呀!
要是没效果,咱们那位超级厉害的大女主武媚娘哪还能有后面那些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呢!
话说显庆三年的时候,那位顾命大臣褚遂良在爱州一命呜呼,那叫一个惨呐!
紧接着到了显庆四年七月,长孙无忌居然在黔州被活生生逼得自杀啦!
长孙无忌这尊如同超级大树般的大人物一倒下,关陇集团里那些元老派的家伙们可就一个接一个地倒了大霉,纷纷受到牵连。
从这以后,高宗在政治这块儿那可真是彻底放飞自我啦,再也没人能管得住他,啥事儿都能自己拍板做决定。
朝廷内外的人呢,都把进谏当成了要命的事儿,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啊,愣是没人敢冲皇帝老儿吹胡子瞪眼、直言进谏。
“废王立武” 这档子事儿,那可是给关陇集团来了一记猛拳,打得他们晕头转向。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一直像个病恹恹的孩子没精打采,这下可算精神起来啦,这一变化对咱中国的历史那影响可大了去了。
高宗要废王立武,换个皇后,这事儿可远远不止是皇帝家里的那些鸡毛蒜皮。
褚遂良为啥坚决反对呢?
原来啊,皇后出身名门世家,而且还是先帝给高宗精心挑选的。轻易就把皇后废掉,这不是明摆着跟先帝对着干吗?
就算要换皇后,那也得在世族大家里挑,咋能是武氏呢?
王皇后那可是出身名门望族,武氏的出身就寒碜多啦。
这种门第观念,其实就是士族官僚和庶族官僚掐架的表现。士族地主势力就像落山的太阳,越来越不行,庶族地主势力呢,却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蒸蒸日上,这可是南北朝后期以来的大趋势。
高宗敢冒着 “违背先帝旨意” 的风险,把士族势力的威胁一脚踢开,直接把政权紧紧握在自己手里,这说明啥?说明他可不想当别人手里的木偶,想干啥就干啥,有胆量,有魄力!
一个窝囊废的皇帝,哪能有这样的胆量和作为哟!
本来嘛,事情到这儿应该画上句号了。
唐高宗顺顺利利拿回了自己的权力,武媚娘也欢欢喜喜当上了皇后,按理说她该老老实实地退回后宫享清福去。
可谁能想到呢,嘿,又出幺蛾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