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空
武则天坐在龙椅上,聆听着直播中青鸟的讲解,她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有些复杂。
她没想到自己和丈夫为了巩固皇权而采取的手段,竟然在后世被视作自己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自嘲,但很快被坚定所取代。
当她看到画面上展示的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视频时,武则天立刻开口道:“命工部在三日内,就要给朕将这两项技术造出来!”
工部的大臣连忙出来接旨,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遵旨,陛下。”
与此同时,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员们心中却生出了忧虑。
他们担心,随着这些技术的普及,世家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动摇,望族岂不是要变得和那些泥腿子一样。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忧虑的神色,心中开始盘算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而像狄仁杰这样心怀天下的官员,则面露喜色。
在他们看来,技术的普及和知识的传播将会极大地推动国家的进步,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他们相信,这样的变革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都是有益的。
······
秦时明月时空
嬴政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青鸟展示的两项技术上,他一向冷峻的面容上罕见地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他兴奋地大喊道:“好,这青鸟总算是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不枉朕耗费时间听她在这里讲故事!”
随后,嬴政对扶苏下达命令:“扶苏,你速速带领工匠和公输家族的人,将纸张和印刷术造出来。”
李斯见状,连忙开口道:“恭贺陛下,这两项技术一出,陛下便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大秦效力。”
嬴政笑道:“除了人才,更重要的是书同文,只要有了这两个技术,朕便可以大量的印刷朝廷规定学习的书籍,再加以直播中所说的科举,六国之异心,必将在帝国之中,荡然无存。”
······
汉高祖时空
刘邦目不转睛地盯着直播上显示的数据,宋太宗二十二年间竟有近万名读书人通过科举入仕,他羡慕地感慨道:“我大汉现在想要征召一些读书人当官,都要再三请求,而这宋朝筛选之下都能有上万名读书人出来当官!”
吕雉则目光坚定,开口道:“陛下,我等也应该立刻让工匠将这两项技术造出来,而后下旨鼓励民间献书,在长安先行建立书院,为朝廷培养人才。”
萧何也是连忙道:“皇后所言不错,这样的话,朝廷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诸侯没有这样的权力任用官员,那天下的人才都会集中在长安,那日后或许不用起刀兵之祸。”
刘邦听完,立刻下旨,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断:“准奏!立刻着手准备,不仅要造出这两项技术,还要广开书院,选拔人才,让我大汉的文治武功更上一层楼!”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一直有压制世家门阀的打算,但成效并不如他所愿。
当他看到青鸟讲述新技术的使用在宋朝真的将世家门阀压制下去时,他的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立刻下旨改革技术,建立书院,心中决定借鉴宋朝的经验,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这时,尉迟敬德好奇地问道:“那青鸟讲我大唐末年有个人在物理层面把世家大族消灭掉,何为物理层面?”
李世民也是疑惑地开口:“这青鸟经常讲一些后世的词语,让人云里雾里的。”
房玄龄则是开口猜测道:“这物理层面莫非是指战乱,指世家大族在战乱中损失惨重。”
大殿中的大臣都认同地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一些世家大族的官员则在心中盘算,如何应对皇帝的打压。
其中一些官员心中暗自思量:“不如先回去重修族谱,以免一些泥腿子借机混入我高贵的家族血脉。”
······
【武曌除了使劲儿从民间招揽人才,用来制衡那些世家门阀。
同时,为了防止出现李敬业这类官员相互勾结,图谋造反的情况,于是她开始琢磨办法了。
公元 686 年,也就是垂拱二年正月,武曌假装要把政权还给李旦,可李旦心里清楚她不是真心的,奉上奏表坚决推辞,于是武曌接着临朝处理政事。
三月,武曌下令打造铜匦(铜做的匣子,就跟检举箱、报冤盒差不多),放在洛阳宫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