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时空
嬴政,此刻正站在大殿的中央,目光凝视着画面上缓缓走上祭台,登基称帝的武则天。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感慨道:“女帝吗?先秦时期确实有些地方部落,以女性为尊,但没想到日后华夏居然也有大一统的女皇!”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惊讶,也带着一丝赞赏。
讲到这里,嬴政的目光扫视了一遍大殿中的儿女,他的心中暗道:”阴嫚这些女儿在原来的历史上也惨遭杀害,那朕是否也要给她们一次争的机会?“
嬴政虽然有了这个想法,但这个想法却只是一个幼苗,他还想看看女性是否真的能管理好国家。他的目光再次落在画面上的武则天身上,她的身影坚定而从容,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的稳重和有力。
······
汉高祖时空
刘邦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他的目光在画面上的武则天身上逗留了片刻,随后转向吕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皇后,这小女娃娃竟能突破重重难关,坐上那女皇帝的宝座,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不知皇后对此有何高见?”
吕雉的目光在武则天的画像上停留,眼中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艳。她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这武曌能登基,想必与她多年掌权不无关系,加之地方上并无强势诸侯的威胁。我最大的心愿,自然是希望太子能够顺利继位,安稳地执掌江山。”
张良的目光在刘邦与吕雉之间游移,他心中暗自思量,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心中暗叹:“皇后虽有野心和能力,却生不逢时。当今的皇帝,可不是那么容易被蒙蔽的。”
······
唐太宗时空
大殿之内,李渊与李世民等人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武曌登基的惊人消息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沉默。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武曌或许会垂帘听政,操控朝政多年,甚至武氏一族中或许会出现如王莽那般的篡位者,但从未有人预料到,最终登上帝位的竟是武曌本人!
这股沉默之后,大殿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喧哗,群臣交头接耳,纷纷对武曌的逆行表示愤慨。
李世民的脸色一沉,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在大殿中炸响:“肃静!朝堂之上,岂容尔等如此喧哗,成何体统!”随着他的喝斥,大殿渐渐恢复了秩序。
李世民的目光转向房玄龄等人,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这武曌真是出人意料,我们一直以为的武则天,竟然就是她本人!”
尉迟敬德立刻站起身,声音坚定而急切:“陛下,臣愿立刻前往,斩杀那武媚娘,以绝后患!”
李世民伸手一拦,目光深邃:“现在杀一个小女孩自然简单,但杀了她,我大唐就能高枕无忧吗?我们要找出真正支持武曌称帝的原因,否则,即便杀了这个女娃娃,也难保不会出现另一个男版的武则天!”
房玄龄此时也开口,声音沉稳:“武曌能登基,除了她自身的手腕和智谋,背后必然有一股力量在支持她。正如当年朱棣的靖难之役,表面上看是朱棣个人能力超群,但实际上,背后有着宗室的默许,勋贵的暗中支持,以及朝廷中文臣武将的相互猜忌。这些因素叠加,才造就了朱棣的逆袭。那么,武曌呢?”
魏征紧接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房大人所言极是,我们要找的是大唐真正的病症所在,对症下药。否则,仅仅杀一人,就能救天下吗?”
杜如晦此时也开口,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断:“那我们就将武曌宣到大殿上来,接下来,我们也要看看她是如何治国的。”
······
【武则天的一生那可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十四岁就进了宫,当了太宗的才人,二十七岁又以新帝昭仪的身份重新入宫,三十四岁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六十岁成了太后,六十七岁才登基称帝,一直到八十二岁与世长辞!
就光说这六十七岁登基和八十二岁去世,这俩数字,放在华夏皇帝的记录里,不管是哪一个,拿出来那都是与众不同的。
那武则天为啥能成为封建社会里唯一的女皇呢?她到底有啥特别的地方?
首先,大的时代背景,给了武则天机会!
在唐朝之前能拿得出手的国家,得数那国祚断断续续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汉朝。汉朝这个朝代有两个特点,一是中原本土的人建立的,二是把儒家学说当作 “国教”。
等到汉朝结束,魏蜀吴三国分了天下,后来魏国统一了,可没折腾几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