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被俘之后,被带去雷家站面见也先之弟赛罕王。
朱祁镇开口询问他到底是也先,还是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赛罕王或者大同王。
赛罕王由此判断他很可能是明朝皇帝,赶忙派人向也先汇报。
也先派出两名曾经出使过明朝的哈巴国师和哈者哈里平章前去辨认,这二人回来禀报说确实是明朝皇帝。
也先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觉得 “大元皇帝一统天下” 的夙愿即将要达成了,于是询问群臣该如何处置朱祁镇。
众人都认为明朝皇帝是 “大元” 的仇人,要求将其杀死,伯颜帖木儿却认为朱祁镇能在乱军之中毫发无损,定是得到了上天的护佑,不能杀,并极力主张把他送回去。
也先只同意不杀朱祁镇,但是决定把他当作奇货,以便攻取北京,随后就将朱祁镇送到伯颜帖木儿的军营进行看管,还安排了三名在瓦剌的明朝武官袁彬、哈铭(杨铭)、李成(沙狐狸)来伺候。
朱祁镇的命可真是好啊!这个罪魁祸首都被俘虏了,居然还能被人伺候着。只是可怜了那些在土木之变中无辜死难的将士,还有大明那些失去父亲、儿子、丈夫的百姓哟!
而接下来朱祁镇所干的事儿,可以说是毫无华夏天子应有的气节,成为了大明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败笔!
公元 1449 年八月十七日,也先就挟持着他来到了宣府城南,要求守将杨洪等人迎驾,结果被守军给拒绝了。
那宣府是个什么地方呢?
宣府镇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那是相当重要。
特别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要地。
明朝的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说道:“宣府山川交错,地势险要而且狭窄,分屯建将的数量比其他边镇都多,因此气势完备坚固,号称容易防守。然而它距离京师还不到四百里,是锁钥所寄托的地方,其要害之处可想而知。”
这大明京都的咽喉之地,数百万河北百姓的护盾,朱祁镇难道会不知道?
朱祁镇当然知道啊,可他还是被也先给带到了城下,要求宣府守将杨洪迎驾。
可能还有人想为朱祁镇洗白,说朱祁镇是被挟持的。那青鸟只想说一句,如果他还是朱元璋和朱棣的子孙,他就应该死在宣府城下,可他并没有。
也先见在宣府无机可乘,八月二十一日,又带着朱祁镇来到了大同城门,想让朱祁镇叫开大同城门,又被郭登给拒绝了。
朱祁镇只好索要朱冕、宋瑛以及宦官郭敬的家产分送给也先及其弟伯颜帖木儿,一直到二十三日才离开。
这期间他还指示 “秋稼还没收割,军士长久饥饿,可以让他们收割后带入城中”,又说 “也先声称要放我回去,其真情假意难以揣测,应当严加防备”。
大同的重要性,那自是不必多说,乃是全晋的屏障、北方的门户,并且扼住晋、冀、蒙的咽喉要道,北边隔着长城与内蒙古乌兰察布接壤,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着 “北方锁钥” 的称谓。
可朱祁镇依旧乖乖地在那儿叫门。
那些为朱祁镇叫屈的人,依旧会讲,朱祁镇生活在深宫之中,还是个孩子,而且他不是提醒守将严加防备了嘛!
青鸟只想狠狠地呸一声,把口水直接吐到那些圣母婊的脸上!
首先,朱祁镇明显是带着叫开大同城门的目的去到大同城下的,要不然历史上不会有记载说,朱祁镇无奈之下,只好索要朱冕、宋瑛以及宦官郭敬的家产分送给也先及其弟伯颜帖木儿。
也就是说朱祁镇没能达成叫开城门的目的,这才退而求其次,索取财物。
而且索取的财物,青鸟看了朱冕和宋瑛的生平,真想上去揍朱祁镇一顿。
朱冕和宋瑛正是在阳和口(今山西大同阳高)抗击瓦剌入侵的时候战死的。
也就是说,朱祁镇拿着抗击外敌、战死的大明英雄的家产,来讨好这些瓦剌人。
杀人诛心啊!真是杀人诛心啊!
(作者看到这里真的是牙痒痒,真贱啊!)
说朱祁镇是孩子,那这些被朱祁镇害死的大明将士,被朱祁镇侮辱的将士,就不是孩子吗?
不管怎样,朱祁镇这一点是绝对洗不白的!
从这一刻起,历史会铭记,大明有一位 “叫门天子”—— 朱祁镇!】
······
明太宗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