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担任开封府尹的郭威养子柴荣,将他招至麾下,把他调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可能就有人要问啦,好好的指挥使不当,为啥要留下来做马直军使?
马直军使这个职位是不高,但柴荣这个人不一般啊!
虽说柴荣只是郭威的养子,但郭威自己亲生的孩子都被害了,就只有柴荣这一个养子。
也就是说,柴荣当下就是太子,那再大的官,也比不上未来皇帝身边的人呐。
事实证明,赵匡胤的这个选择没有错。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 954 年,郭威离世了,柴荣即位,此乃后周世宗。
柴荣这个人可不简单呐,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一心致力于统一大业,曾立下 “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的宏伟壮志。
而且进一步在郭威的基础上改革朝政,整顿军队、训练士卒、裁汰冗员、招揽流民、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抑制佛教,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裕,中原地区的经济开始复苏。
史家对其称赞有加,称其 “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后世更是将他称为 “五代第一英主”!
那赵匡胤找了这么一位有能力的老板,再加上自己也有能耐,这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柴荣刚即位,北汉、契丹就联军来犯,柴荣亲自御驾亲征,在泽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与北汉军遭遇,赵匡胤以柴荣帐下亲兵(牙军)副将的身份,与主将张永德各自率领马军两千随驾护行。
大战拉开帷幕时,右军樊爱能、何徽部不战而逃、溃败四散,步军千余人向北汉投降,局势万分危急。
在这紧要关头,赵匡胤振臂高呼:“主上面临险境,我等应当拼死一战!” 又请求张永德率领弓箭手抢占左边的高地。
赵、张二人各自率领两千精兵左右夹击,拼死拼杀,再加上柴荣采纳枢密副使魏仁浦的建议,亲自跃马冲击北汉皇帝刘崇的大营,使得后周军士气大振,最终扭转了局势,大破北汉军。
这柴荣和赵匡胤都是猛人啊,打仗都亲自上的!
赵匡胤作为先锋,乘胜进攻北汉都城太原,焚烧城门。
但太原防守严密,后周的攻城部队损失众多,赵匡胤的左臂也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继续攻城,决定撤军。
回师后的三月,赵匡胤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候,兼任严州刺史,虽是加衔,但已属于中高级将领。
十月,又晋升兼任永州防御使。
您瞧瞧,赵匡胤这一年的成就就赶上他爹十年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