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把这些史料综合起来看,陈桥兵变应该是一场早有谋划的军事政变。
那么可能就会有人产生很大的疑问,后周为啥没人站出来阻止赵匡胤篡位呢?
有人站出来了,只是没掀起多大风浪!
北宋刚建立的时候,后周一些率领重兵在外执行巡边任务的将领,比如慕容延钊、韩令坤,都表示拥护赵匡胤登上皇帝之位。
只有盘踞在潞州(今山西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以及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抗,于是赵匡胤亲自率领大军去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打败了李筠和李重进。
他们的失败,让一些势力较小,又对赵匡胤取代后周心怀不满的地方藩镇更加觉得无力跟中央对抗,也只好表示屈服。
就这样,北宋在原来后周的统治区域基本上稳定了局势。
大家看到这儿可能更觉得奇怪了,后周难道就没有忠臣,赵匡胤改朝换代就这么容易?
首先,大家别把后周当成大汉或者大唐那样来看。
后周建立于公元 951 年,而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发生在公元 960 年,也就是说,后周仅仅存在了 9 年。
要是柴荣能多活几年,或许后周的威信和皇权能够延续下去,可惜呀,郭威加上柴荣总共也就当了 9 年皇帝!
那再瞧瞧后周建立的背景,它也是郭威夺取了后汉的皇位才建立的,所以天下的法统根本就没有定论。
五代十国这个时期的国家,都只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自然不存在皇权神圣的说法,也没有天命归于柴氏的世俗看法。
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的政治能力可不比他的武力弱。
大家瞧瞧,他在陈桥定下的规矩。
回开封之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能冒犯,对后周的公卿不能欺凌,对朝廷的府库不能抢掠,服从命令的有赏赐,违反命令的灭族。
看到这儿,青鸟不禁感叹一句,赵大哥有故人之风范啊,让我想起了沛县的刘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