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目光如炬地盯着画面上在华夏大地肆虐的敌寇,愤怒地说道:“我华夏居然有此厄运,居然需要后人编写所谓的‘民族遗书’用来复国,真是奇耻大辱!”
大殿中的众人看到直播上的画面,也是愤恨不已,纷纷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怒火。
这时,李斯站出来,沉声道:“当日青鸟在讲武则天时,便对倭国愤恨不已,今日才知后人遭遇了何等的危机,而且那蛮夷的武器,居然如此厉害!”
嬴政忽然开口对李斯道:“当日让公输一族研制火器,让阴阳家督造蜃楼,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斯连忙开口道:“蜃楼还有一个月便可完成,但火药配方实在难以掌握,公输一族已经发生多次爆炸,造成伤亡。”
嬴政冷冽道:“那就先把火器研制停下,让王贲亲自带着大军去那倭国,将岛上的人全部抓起来,再让公输一族去那边做实验。”
李斯愕然抬头道:“陛下的意思是?”
嬴政缓缓开口道:“青鸟曾说过,倭国之上有世界上最大的银矿,火药不是正好用来开矿吗?”
王贲忽然有些不安道:“若是火药配方被倭人知晓,那?”
嬴政冷冷地看向李斯,开口道:“当年武安君在长平打断了赵国的脊梁,难道你王贲不能让倭人消失?”
王贲拱手道:“臣领命,倭人绝不会再有男丁在世!”
······
而华夏历代的有为之君,也是纷纷下令,出兵倭国!
······
赵匡胤目光深邃地盯着赵匡义,语气中带着一丝庆幸和严肃:“晋王,还好你没有害了这钱氏一族,不然我赵家恐怕要在钉在这华夏的耻辱柱上了。”
(青鸟想说,赵家已经有一半在耻辱柱上了!)
······
【嘿,青鸟先来聊聊赵匡义北伐这事儿。
这仗啊,总体来说,刚开始打得还挺顺。
公元 979 年,也就是太平兴国四年正月那会儿,赵匡义大手一挥,任命宣徽南院使潘美当北路都招讨使。
这潘美一接令,立马派兵,先把汾、沁、岚等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紧接着,各路大军就像铁桶一般,把太原也围了起来。
你瞧,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这四位将领,分别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起猛攻,那场面,真是剑拔弩张啊。
到了二月,赵匡义坐不住了,心想着,这等大事,朕得亲自去会会。
于是,御驾亲征!
前前后后派出的兵马,好家伙,超过十万之多,那队伍浩浩荡荡,尘土飞扬,气势磅礴。
时间来到三月,这边郭进在石岭关南碰上了前来救援北汉的几万辽军。这郭进可不含糊,一声令下,宋军如猛虎下山,把辽军打得那叫一个落花流水。
这下可好,北汉的援兵算是彻底没指望了。
紧接着,宋军还抓到了北汉派去辽国告急的使者,带着蜡书呢。
宋军也机灵,直接把这使者拉到太原城下晃悠,城里的守军一看,哎呀妈呀,这可咋整,士气 “唰” 地一下就跌落谷底了。
这仗从春天一直打到夏天,宋军日夜不停地攻打,那箭和石头就跟下雨似的,一刻都不停。
太原城里的人可就惨喽,被打得快撑不住了。
四月,精彩的来了。
赵匡义亲自跑到太原城下督战,那叫一个勇猛啊,他亲自穿上盔甲,冒着箭雨和飞石,在那儿指挥军队。
身边的侍从都急坏了,赶忙劝他:“陛下啊,您可不能冒这险呐!”
赵匡义一听,大手一挥,说道:“将士们都在刀枪箭雨中拼命,我怎能在一旁干看着!”
这话一传开,宋军将士们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士气更加高昂,一个个争着抢着要攻城,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咱实事求是地说,赵匡义在其他方面可能被人指指点点,但就冲这胆量,比起他儿子,那可强太多了。
眼看到了五月初一,太原的羊马城率先扛不住了,“哗啦” 一下就陷落了。
五月三日,北汉的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一看这形势,也麻溜地投降了。
五日那天,赵匡义又跑到太原城南,扯着嗓子督促各位将领加紧攻城。这时候,士兵们一个个奋勇激昂,跟疯了似的,争着往上爬城墙,根本拦都拦不住。
赵匡义一看,这要是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