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呐,都把魏延那子午谷奇谋,看成是兴复汉室的绝妙时机,甚至还拿这事儿来贬低诸葛亮。一口咬定,就因为诸葛亮没采用这计策,北伐才会失败。
可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子午谷就那么容易突破?
咱们先看看这子午谷,它处在秦岭里头,两边全是悬崖绝壁。
魏延就算带着五千精兵走进了这子午谷,等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城下,估计也伤亡得七七八八了。
你想想,那一路艰难险阻,在那狭窄的山谷里,磕磕碰碰、饥寒交迫,还得防着各种意外,能不损失惨重嘛。
再说说魏延这计策要成功的前提,他觉得长安守将夏侯楙肯定会吓得屁滚尿流,直接弃城逃跑。
这样一来,长安没了主事的人,就能轻轻松松被拿下。
可夏侯楙就算胆子小,就一定会跑吗?
这可不好说。人在那种情况下,反应谁能说得准呐。说不定人家一时鼓起勇气,坚守城池呢。
这种不确定因素,搁哪个决策者眼里,那都是不敢轻易采纳的。
就好比你要做一件大事,成功的关键却系在别人一个没准儿的反应上,你敢干吗?
最后,魏延这计谋最大的漏洞在哪呢?
他想着曹魏来不及集结大量兵力援救关中,诸葛亮能有足够时间赶到长安会合。
可实际情况呢?
诸葛亮兵出祁山的时候,确实让关中震动了。
但曹叡可不是昏庸无能的主儿,一听这消息,立马就说:“诸葛亮原本靠着山险坚守,现在亲自来了,正符合兵书里说的招敌前来的策略,肯定能打败他。”
然后大手一挥,统领着步兵和骑兵共五万大军,还让右将军张合监管军务,往西去抵御诸葛亮。没过几天,曹叡就到长安了。
你瞧,要是真用了魏延这计,那五千精兵说不定就成了瓮中之鳖,被人家围得死死的,插翅难逃。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这么热烈地讨论子午谷奇谋,更多的还是一种惋惜。
想着诸葛丞相那么足智多谋、殚精竭虑,怎么就没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呢 ,实在是让人感叹呐。】
······
汉高祖时空
刘邦紧盯着直播画面,满脸疑惑,忍不住轻声呢喃:“这诸葛亮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让后世之人如此扼腕叹息,他到底有多大能耐?”
张良负手而立,不紧不慢地说道:“依我看,他恐怕不止是能力超凡脱俗,品德更是令人敬仰。”
刘邦眉头一皱,追问道:“子房,你这话从何说起?”
张良抬手指向直播屏幕,解释道:“之前青鸟讲述的那些人物,哪个不是世间罕见的奇才?可她向来都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唯独提到诸葛亮的时候,那眼神、那语气,满是推崇,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刘邦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嘴角一勾,笑着说:“看来我大汉的丞相,果然不是一般人呐!”
就在这时,樊哙大大咧咧地开口了:“陛下,那曹操不也是大汉丞相吗?”
······
【咱言归正传,这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啊,在历史上确实是个大争议点。
不过呢,咱们得说,诸葛丞相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确实犯了个严重错误,这可不能忽视。
啥错误呢?就是任用了马谡!
你想啊,诸葛亮刚出兵的时候,那场面,关中都震动了。
天水、南安、安定这些郡,就像商量好了似的,纷纷背叛曹魏,响应诸葛亮。
这开局,简直完美,就跟打牌一上手就抓到了王炸一样。
这时候只要稳扎稳打,拿下凉州那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但好景不长,曹叡亲自领兵,坐镇长安,派曹真督诸军驻扎在郿地。曹真又派右将军张合进军救援。
这张合一去,就和马谡对上了,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街亭之战。
这马谡呢,当时担任越嶲太守,那是才气和抱负远超常人,特别喜欢谈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对他那是深为器重,简直当成宝贝疙瘩。
可刘备临终的时候,拉着诸葛亮的手说:“马谡这人,言语浮夸,实际才能跟不上,大事可不能托付给他,你可得多考察考察。”
你瞧瞧,能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打下基业的,没一个是简单人物。
刘备这识人之明,那真不是盖的,一眼就看穿了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