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参考。结果呢,曹真一看诏书,二话不说,立马就出发了,改从子午道进军。
同时,还派遣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郭淮、费曜等部有的从斜谷入,有的从武威入。
可这汉中的地势那叫一个艰险,又赶上雨季,栈道被雨水一冲,全都断了。曹真带着大军,吭哧吭哧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这时候,朝中大臣华歆、杨阜、王肃等人都纷纷上疏,劝曹叡下诏撤军。到了九月,曹真没办法,只能接受诏书,撤兵回朝。
从这件事儿,咱们不妨再回头看看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你瞧,曹真走子午谷走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魏延怎么就敢说自己能迅速拿下长安呢?
简直是天方夜谭!
曹真这次攻伐蜀汉失败之后,就因为生病返回了洛阳。
到了公元 231 年,曹真去世,他的长子曹爽继承了爵位。
这儿我得特别提醒大家一句,一定要记住这个曹爽,他堪称三国时期最单纯的政客,以后他的故事,那可精彩着呢!
曹真兴师动众去伐蜀,可您猜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答案一出来,保准让您惊掉下巴,这人呐,正是司马懿!
没错,您没听错,也没看错,就是司马懿。
想当年,曹真谋划伐蜀这档子事儿的时候,司马懿那可是一路青云直上。
他被任命为大将军,还加封大都督,甚至被授予假黄钺的殊荣,这可是极高的待遇,手握生杀大权呐!
当时,司马懿领命,从荆州出发,沿着汉水逆流而上,一路向着西城浩浩荡荡地进发。
可谁能想到,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而下,一场接着一场,仿佛老天爷故意要给这场军事行动使绊子。
道路被冲毁,行军变得异常艰难,士兵们在泥水中挣扎前行,粮草运输也成了大难题。
无奈之下,这场伐蜀行动只能以班师回朝而告终。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一路折腾下来,司马懿可活得好好的,日子过得比那主导伐蜀的曹真舒坦多了。
曹真劳心劳力,最后还落得个不太好的下场,而司马懿呢,毫发无损,稳稳地享受着这一路得来的权势和地位,仿佛这场伐蜀就像是他获取利益的一场旅程 ,您说这事儿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