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羲的营地。
看到这儿,大家就明白了,这高平陵之变,可不单单是司马懿一个人的绝地反击,而是整个曹魏朝堂对曹爽的不满大爆发。
你看啊,司马懿当时是太傅,蒋济是太尉,高柔是司徒,还是曹魏的三朝老臣,王观是太仆,也是跟着曹操打天下的。
这么强大的阵容,很难说是司马懿一个人策划的,说这些人都死心塌地地跟着司马懿,要反对曹氏,这是不可能的。
只能说,他们眼中那个 “忠臣太傅” 司马懿,早就变了,变得连他们都不认识了。
那曹爽知道司马懿的行动之后,是怎么做的呢?
曹爽收到了司马懿陈述他罪过的奏章,居然不通报给曹芳。
自己呢,就知道在那儿干着急,急得团团转,完全没了主意。
最后,就把曹芳的车驾留在了伊水之南,砍了些树木,弄了个简单的防卫工事,又调了几千名屯田的兵士来护卫。
你说这曹爽蠢不蠢,这时候皇帝就是他最大的依仗啊,他居然就这么把皇帝给晾在一边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司农桓范和大将军司马鲁芝逃出了洛阳,跑到高平陵和曹爽会合了。
桓范那是极力劝说曹爽,让他带着皇帝去许昌,然后以皇帝的名义,号召全国的兵马反击司马懿。
看曹爽没主意,又劝曹羲,可以利用阙南别营和典农校尉的军队,先抵抗一下,然后占据许昌。
还说自己可以用大司农的印章,为他们的军队调配粮草。
可曹爽兄弟呢,就像两个木头人一样,站在那儿犹豫不定。
这时候,司马懿也没闲着,派了侍中、高阳人许允和尚书陈泰去劝说曹爽,让他早点归降认罪。
又派了曹爽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诉曹爽,说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还指着洛水发誓。
嘿,这就出现了一个经典名场面 —— 司马懿的 “洛水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