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匹夫,司马仲达,真该千刀万剐!” 关羽一双丹凤眼瞪得滚圆,死死盯着画面中背信弃义的司马懿,那原本就泛红的脸,此刻更是红得像熟透要爆开的番茄,周身散发着腾腾怒意,仿佛下一秒就要提着青龙偃月刀冲进去砍人。
诸葛亮也被司马懿的所作所为惊到了,手中那把从不离身的羽扇 “啪嗒” 一声掉落在地,他满脸不可置信,喃喃道:“怪不得后世之人对司马氏嗤之以鼻,就凭这种下三滥手段夺得天下,谁能服他?”
刘备在一旁,眉头紧锁,神色凝重,缓缓开口:“人若无信,便如无根之萍,在这世上如何立足?像司马懿这般带头坏了规矩的人,难道还指望有什么好下场?空有人形,却行恶事,天道好轮回,报应迟早会来的。”
······
曹营里,众人被司马懿的手段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眼睛瞪得老大,满脸写着不可思议。
曹操扯着嗓子,开口问道:“司马仲达,你可真够狠的啊!下得去这般狠手!”
司马懿盯着画面上那个眼神阴狠的老年自己,也有点懵,脑子瞬间空白了一下。
缓了缓神,他才慢慢悠悠地开口:“成王败寇,这道理自古以来,就没变过。”
曹真一听这话,气得脸都红了,又悲又愤,大声吼道:“丞相,给我个机会,让我宰了这司马懿!”
曹操摆了摆手,一脸淡定,说道:“别急别急,我倒要让这司马懿好好看看,他司马氏往后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败亡的!”
······
【司马懿把曹爽给诛灭了,这事儿可就像一颗大石头砸进了水里,激起千层浪。
有个叫王凌的,本来被曹爽笼络,一路高升,又是车骑将军,还开府仪同三司,后来更是被提拔为司空。
可这下,曹爽倒了,王凌心里那叫一个不得劲儿,满满的都是不满。
他和自己的外甥令狐愚一合计,好家伙,居然谋划着要废黜当时的皇帝曹芳,然后拥立楚王曹彪当皇帝。
你瞧瞧,这想法够大胆的吧!
公元 251 年正月的时候,王凌找了个借口,说吴人把涂水给堵塞了,请求出兵去征讨。
可他这点小心思,哪里逃得过司马懿的眼睛。
司马懿心里门儿清,这王凌肯定有阴谋啊,果断不许他兴兵。
到了四月,司马懿亲自率领着中军就去讨伐王凌了。
嘿,司马懿这老狐狸又使出了他的老招数,先是下达赦书,说赦免王凌的罪,还写信去安慰他。
王凌一看,心里还稍微松了口气,可没等他缓过神来呢,大军就突然杀到了。
王凌这下知道,大势已去,自己根本不是对手啊。
他没办法,只能独自乘船去迎接,还派了属官王彧去请罪,把自己的印绶、节钺都交了出去。
司马懿的军队到了武丘,王凌就在水边把自己捆绑起来,等着发落。
他还对司马懿说:“我要是有罪,您用半片竹简就能把我召回,何必还亲自跑这一趟呢?”
司马懿也不含糊,马上回他:“因为您可不是那种能用半片竹简就召回的人啊!”
说完,就命令将领带着六百人马,要把王凌押解到洛阳去。
王凌在被押解的路上,路过贾逵庙的时候,突然大声呼喊:“贾梁道!只有您才知道我王凌是大魏的忠臣啊!”
这时候,咱就不禁要问了,王凌为啥要在贾逵的庙前喊这话呢?
这就得好好讲讲贾逵是何许人也了。
贾逵历经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在曹魏政权里那可是个有政治、军事才干的人物。
他这一辈子啊,都在为曹魏的统一大业做贡献。
当年曹操在洛阳病逝,那时候贾逵主持丧事,有人提议秘不发丧,可贾逵坚决不同意,他及时发丧,还守护着玺绶,亲自奉着曹操的棺木返回邺城。
就冲这事儿,贾逵那绝对当得起一声大魏忠臣。
所以王凌在贾逵的庙前呼庙,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说到这儿,咱就不得不感慨命运这东西,实在是太无常了。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贾逵有个儿子叫贾充,还有个孙女叫贾南风。
没错,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贾充和贾南风(挑挑眉,卖个关子)。
这两人后面的事儿可重要着呢,咱们先按下不表,等会儿再讲。
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