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元283年三月,这司马炎就跟催命似的,一个劲儿地催促司马攸赶紧启程去青州。
司马攸心里那叫一个气啊,怒火“噌”地一下就起来了,这一气,直接气得生了重病。
他实在没办法,只能拖着病恹恹的身子,上书给司马炎,苦苦乞求能宽限几天。
司马炎呢,就派了御医去瞧瞧司马攸到底啥病情。
嘿,您猜怎么着?
这几个御医也不知道收了啥好处,昧着良心就跟司马炎说齐王压根儿没病。
司马炎一听,又下了道诏书,催得更急了。
司马攸没辙啊,只能咬着牙,带病上路。
这一路折腾下来,病情“唰”地加重了,直接大口大口地呕血,没一会儿就死了。
到这时候,司马炎才知道齐王不是装病,可他咋办呢?
就把那几个御医抓起来惩办了,想拿他们当替罪羊,堵住大家的嘴。
司马炎这么拼了命地排挤司马攸,用这些自欺欺人的手段,一门心思巩固司马衷的地位。
他哪知道,这就跟埋下了颗定时炸弹似的,等他一死,司马衷根本没那本事掌控局面,这不就为天下大乱埋下了祸根嘛。(有一种说法是,司马炎立司马衷当太子,其实是想将来把皇位传给那个他觉得“能振兴我司马家”,还跟司马懿长得特像的皇孙司马遹。)
还有啊,早在公元267年十月,以及公元270年正月和十月,司马炎连着好几次亲自跑到辟雍去行礼。
而且啊,他还打破老规矩,不仅好几次让太子司马衷以皇帝的礼仪“临辟雍”,自己还亲自去参加本来只有士族才能参加的“乡饮酒礼”。
后来研究历史的人就说了,司马炎这么干,就是想让那些门阀士族认可他,等他死了,好辅佐、支持司马衷。
日子就这么过着,到了公元288年左右,司马炎天天纵情声色,把自己身体彻底搞垮了。
到了公元289年年底,他这病情越来越严重,连床都起不来了。
这时候,掌握朝政的外戚杨骏和皇后杨芷(杨艳死了之后,她当的继后)父女俩,借着在病床前伺候的机会,偷偷把局势给掌控了。
他们还不准百官去见司马炎,就想自己独揽大权。
杨氏父女就怕司马炎把他叔汝南王司马亮叫来重用,影响他们专权,于是在司马炎病重的时候,一个劲儿地劝他把司马亮调到豫州去。
公元290年三月,司马炎已经虚弱得不行了,整天昏迷不醒。
西晋那些开国功臣大多都死了,朝臣们一个个吓得不行,完全不知道该咋办。
杨骏瞅准这个机会,把司马炎身边的人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
有一回,司马炎好不容易清醒过来,一看杨骏这么搞鬼,用的人也不靠谱,当时就火了,严肃地说:“怎么能这么干呢!”
然后下令让还没走的司马亮来一起辅政。
可这诏书被杨骏扣下了,别人都不知道这事儿。
过了两天,司马炎病情危急得不行了。
杨皇后一看,赶紧上奏,请求让杨骏来辅政,司马炎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
杨皇后马上把中书监华廙、中书令何劭叫来,把司马炎的意思口头传达了一下,让他们写遗诏。
遗诏写好后,杨芷亲自拿给司马炎看。司马炎看了看,嘴巴动了动,啥也没说。
又过了两天,也就是四月二十日,司马炎在洛阳的含章殿驾崩了,享年五十五岁。临死前,他还迷迷糊糊地问:“汝南王来了没有?”
司马炎死了以后,被埋在了峻阳陵,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
司马炎一死,太子司马衷就即位了,这就是晋惠帝。
杨骏也借着这个机会,把朝政大权全揽到自己手里了。
可还没过一年呢,皇后贾南风就发动了政变,把杨骏给杀了。
从这开始,好几个手里握着重兵的宗王,都卷进了争夺最高权力的这场大乱里,最后闹出来个破坏力特别大的“八王之乱”。
这“八王之乱”,那可是中国历史上相当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
当时社会经济被折腾得一塌糊涂,西晋直接就亡了国,还引发了差不多三百年的大动乱。
“八王之乱”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呢,是贾南风一手策划的。
从公元291年三月楚王司马玮进京杀杨骏开始,到六月司马玮被杀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