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属领回。
并让翰林院起草诏书,昭告天下,揭露几人欺君及视同谋逆行径。
官家两张口,有东林人呼应,是啥罪还不是看谁说得最狠,捋了捋情绪,片刻后崇祯跟没事儿似的。
全场陷入死一般寂静,包括不是温党之人,有的也感到几分兔死狐悲。
扫视一圈,崇祯开口道: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上奏?切莫荒废早朝时光!”
“臣翰林院编修杨士聪有本启奏!”
杨士聪咳嗽一声,再次出班。
“准奏!”
“臣弹劾漕运总督凤阳巡抚杨一鹏、两淮巡按吴振缨畏敌不前,致使中都失守,皇陵惨遭流寇焚毁!
事后隐瞒不报,欺君罔上,罪大恶极,应问罪处斩!”
“臣附议!”
“臣附议!”
“......”
不一会儿站出来六七十人,有些人不认识,认识的大部分都上了奏章。
温体仁偷偷瞄了皇帝一眼,刚才圣上那招杀鸡儆猴,让他这四朝老匹夫,不免也生出丝丝心虚。
只听崇祯问道: “杨爱卿!”
“臣在!”
“你是否对此事详加勘察,掌握来龙去脉之实证?”
杨士聪一愣,被问了个措手不及,只得如实相告:
“臣并无查实,乃依据上报文书所言。”
“你既然未查实,怎能根据奏报作出有罪定论?岂不过于草率?”
“臣......这......”
皇帝连番两问,把杨编修给整不会了。
温体仁心中泛起波澜,圣上如此到底何意,几日前还在太庙哭得死去活来。
以往日作风,非得把杨一鹏吴振缨亲手杀掉不可,如此这般又是为何?
猜不透,着实猜不透。
东林及其他人也懵懵的,心想莫非皇上得了失心疯,不能再“明辨是非”了?
一个个呆若木鸡。
还是杨士聪反应敏捷,随即应声:
“回禀陛下,杨吴二人损兵折将,致使皇陵被毁且隐瞒不报,此乃罪无可恕!
铁证如山,何须再查,难道不该处斩吗?”
说完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
崇祯冷哼几声,大声道:
“大汉将军何在?”
“在!”
“给杨编修长长记性,当场廷杖一十!打!”
全场哗然,嗡嗡声不绝于耳。
就连温党及看不惯东林人的朝臣,也都诧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