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1635 > 第27章 大明军职令人咋舌

第27章 大明军职令人咋舌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娇小玲珑的芈瑶 重生大明1635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在萌学园摸鱼的日子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从四合院开始的诸天藏宝 异界之婉婉复仇记 从质子到千古一帝 萌学园的保命日常 叶罗丽:开局截胡白光莹 崩坏:成为梅比乌斯的妹妹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斩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综穿之配角不按照剧情走

回到宫中,崇祯迫不及待捧起《军器图说》。

真佩服毕懋康才华,此书图文并茂,让他对大明火器有了全面认知,这里面好东西太多了,可惜后来大部分消失于历史尘埃,实在遗憾。

就当看得入神的时候,保定府至京师官道上,一行马队十余人,中间还有辆马车,正在迎风疾驰。

孙承宗掀开帘子:

“到何处了?”

“老爷,尚有10余里便到固安,今晚可在城中歇息,”家仆回禀道。

孙承宗捋了捋胡须,眼中闪烁出一抹亮色。

看来明日傍晚前即可到达京师,后日便能进宫面圣。

昨天一早接到御令,稍作安顿便带着几个仆人,与传令太监一道,马不停蹄出发。

眼前这条官道,已三年多没有涉足,三年前被一众朝臣弹劾,无奈请辞回乡高阳。

期间辽东及各地战事越发糜烂,多次以赋闲之身上书,请求重返朝堂,然而圣上从未回复,令他时常嘘唏无奈。

昨日看到亲笔御令,不是圣旨,心中泛起多种猜测。

凭他独特眼光,得出当下党争肆虐,皇帝极可能为规避耳目,不得已而为之。

圣上应该想做点实事,让他这七十三岁老头,再次燃起匡扶大明的熊熊烈火。

无论前路多么艰险,都要陪皇上披荆斩棘。

......

与此同时,类似一幕,在多处官道上演。

大同镇参将黄得功,昨日午前接到圣意,立即带着十余亲兵赶赴京师,途中换了马匹,完全没顾传命太监脚力,离京师仅剩数十里。

身在冀州的游击将军周遇吉,此刻已进入京师城门。

山东按察使司佥事王徵,今日早间便已启程。

莱州府海边一处卫所,身着士卒服饰的钱龙锡,正跪地接令。

捧起圣上亲笔手谕,钱大人泪流满面。

快四年了,堂堂内阁次辅就在这临海卫所,从事所谓文书事务,经常被一群兵油子欺负,受尽人间冷暖。

不到一刻钟,曾经的次辅收拾好行囊,随着几个传令内官,一刻不停向北方奔去。

其它赶往南京、江西、湖广、陕西、福建各路人马,在不同地方奔驰。

召回各地监军的快报,也在午后发往各地。

可以说崇祯登基八年来,除各地加急公文外,从未如此高效。

......

傍晚时分,崇祯正与周皇后享受“烛光晚餐”。

王承恩来报,黄得功、周遇吉已到京师,崇祯猛地一激灵,一下子陪老婆的心思都没有了。

两人来得够快,冀州隔得近,周遇吉算正常脚力,大同镇离京600余里,一天半就到,黄闯子到底是黄闯子。

忙命叫人传令,让二人好生休息,明日辰时入宫觐见。

今晚陪美艳皇后看来是不成了,崇祯放下碗筷,去往东暖阁,黄闯子他们来了,军制改革已不能再拖。

摊开纸张,崇祯陷入沉思。

当下大明军制,让人无比头疼。

禁军、京营、营兵、卫所军并存,两百多万军队,相当于养了两百万头猪,起作用者甚少。

抛开禁军,还有特殊职能的锦衣卫不提,从上到下,无论管理、体系、编制、军职名称等,实在错综复杂。

自己的便宜祖宗老朱,当初为限制军权节约军费,搞出“卫所”加“营兵”军制。

卫所平时屯田,需要戍边或作战时,再充入营兵,成为正规部队。

上头有五军都督府、兵部管辖,一个主建,一个管战。

下面有巡抚、提邢按察司、兵备道、都指挥使司等统领“卫所”,以及监察巡按督导。

边镇有经略及总兵管理“营兵”,后期还衍生出总督、督师。

开国初期还好,卫所与营兵之间只是换个地方,换个系统执行不同任务,一切相安无事。

到朱棣时,多出一个靠“篡位”起家的嫡系“京营”。

其将领绝大部分为勋贵,五军都督府也是由勋贵掌管,这个机构模式,一直延续到明末。

期间各项职能,发生过重大调整,标志性事件为“土木堡之变”。

这场战役令京营精锐尽失,有能力的勋贵,基本战死沙场。

于是五军都督府只剩下管理卫所职能,以及世袭京营相关职务,军权变由兵部实际掌控。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 赛博魔术师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