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弯着腰,犹如一个虔诚的太监,领着皇帝一行朝原卫所值房走去。
这里没有茶水没有点心,天子也满不在乎,随即吩咐赐坐。
跟皇帝一路的人很随意坐下,陈新甲三人战战兢兢,在那儿不知所措。
“怎么?议事非一时半刻,你们就那么喜欢站啊?”
“臣等惶恐...”
天子一来没啥客套,语气也很生硬,就像个民间蹩公子,让他们极不适应。
“皇爷让各位大人坐,坐下便是,没那么多规矩。”
王承恩接话。
“遵旨!”
颤颤巍巍坐了小半个屁股,三人神情极不自在,这谈得上恩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君前失仪。
战事迫在眉睫,王承恩取出舆图,几人就在桌案上讨论起来。
在昨日行军途中,高文采的人送给皇帝最新情报。
多尔衮出现在兴和路(今乌兰察布)西南,清剿一股反叛的察哈尔小部落,距宣府边墙不足150里。
多尔衮将在那边呆几天全看心情,部落献了不少蒙古女子,那厮正在没日没夜辛勤耕耘。
不管怎么说,刀兵相见的那一天,终将越来越近。
王业浩身为本次钦封的总参谋长,对着众人侃侃而谈。
兵该怎么放,建奴可能从哪一段长城开口子,该如何应对等等。
锦衣卫传回的种种迹象表明,建奴目的仅作劫掠,获得了林丹汗的传国玉玺,顺路抢粮抢钱抢人,多尔衮的功劳将更大。
宣府背地里边贸太繁荣了,大明虽满目疮痍,那是平常老百姓日子难过,没关系,反正到哪儿都一样,就将他们抢去辽东当包衣。
官绅大户地窖里的钱粮,都是给建奴预备的,你大明皇帝不敢伸手,那我就笑纳了。
晋商被灭让建奴断掉一条重要的粮铁途径,趁着平定草原东风,谁都不愿放过这个机会。
随着议事深入,皇帝完全不拘小节,毫不在乎王业浩与武将唾沫横飞。
地方大佬们渐渐释然,跟上了总体思路,也终于明白皇帝为何要悄悄亲征。
大明太需要对建奴来场大胜仗,天子更需要靠战功加持,重现太祖成祖雄风。
否则,大明的所谓革新之路,依旧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