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乾清宫。
卢象升几乎每隔三五天,就会送来前线军情,让天子与军机处对敌情了如指掌。
拿着最新奏报,崇祯心中波澜不惊。
南阳到京师1800余里,采用600里加急仅需三天多,消息并不算太滞后。
自搞到银钱后,就对数年前撤销的部分驿站进行重建。
首先保足河南及辽东,宣府与陕西也在抓紧落实。
准备在今年内将全国驿站恢复如初,并改由户部直接拨银,不再动用地方分毫。
河南一切都在正常进行当中,他深信卢象升最终能交上满意答卷。
“启奏陛下,李指挥使求见!”
一小黄门进入殿中。
李若链不来则已,一来一般都是有大点的事儿。
“快传!”
“遵旨!”
一番君臣礼仪,赐坐李若链。
“启禀陛下,陈奇瑜及温体仁昨日已经出发,臣已分别安排锦衣卫常伴左右,
刘尚书也派出礼部官员,随温巡按去福建。”
“甚好,朕需要江南赋税,也需要闽粤之关税,有礼部去福建,性质就大为不同,朝官们弹劾也没用。
河南战后必定满目疮痍,数省之钱粮,甚至南洋之粮米,必须持续为中原输血。
只要有钱有粮,大明方可一步一步走向复苏,否则仍旧前功尽弃!”
李若链作揖附和。
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圣上让两个罪臣去当巡按,既考虑了近忧,也顾及到远虑。
“陛下,高文采于塞外传回重要军情。”
“噢?”崇祯一愣。
关外有啥情况,是他目前最关心的事务之一。
“细细道来!”
“遵旨!”
李若链清了清嗓子,说道:
“以往晋商经过察哈尔部与建奴贸易,察哈尔部对建奴可谓死心塌地。
现晋商只留下勒家二公子,该情况建奴是否已知晓,臣不敢妄断。
关外蒙古各部,除土谢图汗部仍效忠林丹汗以外,其余诸部均已纷纷跪服建奴。
可以说,宣府一地已经直面奴贼!”
“嗯,”皇帝边听边微微点头。
前世在史料上看到过一些此类讯息,只是不清楚具体状况。
经李若链一说,让他知道了边关的危险程度,心头不由有些沉重。
李若链继续道:
“据高文采禀报,林丹汗去年已死于祁连城,其部随之四分五裂。
奴酋今年2月派出多尔衮与阿敏清剿,林丹汗其子额哲,于半个月前在讬里图投降建奴!
土谢图汗部远遁北地,暂不知所踪。”
崇祯微愣,林丹汗余部投降建奴,皇太极那苟日的实力又进一步了。
“陛下,据闻林丹汗之妻苏泰,向多尔衮跪献传国玉玺,蒙古部落彻底消亡也!”
史书上提到过这一茬,但并不知晓具体时日。
皇太极在获得传国玉玺后称帝,如此说来,这家伙今年就要登基当皇帝。
奶奶的,这群杂碎,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几息功夫后,崇祯猛地眼前一亮。
他隐约记得,此次战役多尔衮是主将,阿敏为副将,好像并未带多少金兵。
主要为纠集的蒙古诸部,借他们与林丹汗之间旧仇,最终将林部击败。
问道:
“可探知建奴多少兵力?”
“启禀陛下,奴兵一万,察哈尔、科尔沁等各部约四万余,共六万上下!”
“嗯,”果然史书所载属实。
六万铁蹄,冷兵器时代属于横扫草原的存在,战力不容小觑。
不过如果在密集的枪炮面前,成为活靶子的概率更大。
“陛下,高文采还曾探听到一个消息,多尔衮数月前西出经过宣府边外时,曾意图进关劫掠。
后来刚好晋商有一批物资出关,多尔衮才放弃入关......”
李若链滔滔不绝,将获知的情报悉数道完。
崇祯努力回忆,看过的部分史料记得不太清了。
好像多尔衮后来在班师途中,还真于宣府劫掠了几个府县。
只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并未造成过大破坏,史料上也仅轻描淡写几句。
想到这儿,随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