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范二人离去,阁内就剩下李若链与王承恩。
皇帝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两人屏住呼吸没敢打扰。
此刻崇祯还在想水师的事儿呢,想要重振,舰船就是最大问题。
大明福船技艺曾傲视全球,然随着大航海时代深入,福船用于作战已经凸显劣势。
前世在资料上看过,福船稳定性比西夷船更好,但却少了灵活性。
也就是说,当下用作运输舰似乎更合适,作为战舰就显得牵强。
自己并非崇洋媚外的主,好东西得伸手去拿,该防备的也绝不可掉以轻心。
后世李中堂洋务运动太特么跪舔,自己可不会那样干。
大明不能忽视建奴,更不能落后西夷,还得把几百年后与西夷的大仇通通给报了。
想到这儿,崇祯说道:
“李若链!”
“臣在!”
“命人去通知科学院官员,包括在京洋和尚头头,以及与之有接触官绅名流,明日未时到科学院见朕,爱卿随朕同去!”
“臣遵旨!”
这一晚,皇帝用过晚膳早早睡去。
今日去北郊感受到了新鲜空气,让他底气更足,也由此联想到很多还没做的大事。
当皇帝太特么累了。
要是当初穿越成一个富家纨绔,躺平吃香的喝辣的,再玩玩情调,那该多好。
可9年后山河破碎,在蛮夷铁蹄蹂躏下,纨绔能继续逍遥下去吗?
大概率不稳当。
......
翌日未时,大明科学院衙门。
科学院为原成国公府改造而成。
平日只有王徵、毕懋康等少数官员在此办公,也有各地找来的工匠能人等。
这里太大了,很多地方都还没利用起来,显得略微冷清。
“皇上驾到!”
小太监扯着嗓子喊。
王承恩李若链伴在左右,扶着天子走下改良版鸾驾。
所谓改良版,其实就是顶普通轿子而已。
这几个月老爱到处跑,为避免惊扰四方,在城里走动就换成一般轿子。
王徵、毕懋康、吴又可、宋应星、焦勖、崔安、两个洋鬼子,还有几个面熟的官员在门口迎驾。
吏部右侍郎姜日广都在,另一个文士打扮的人不认识。
“免礼!”
“谢陛下!”
王徵走到近前,非常虔诚地迎着一行人进入衙门。
于堂中正位坐定,望了一眼在场诸人,皇帝浅笑道:
“朕今日微服出巡,就是想见见各位,与尔等拉拉家常。”
王徵几个熟悉的官员倍感隆恩浩荡,汤若望和另一个洋人更是兴奋不已。
“多谢陛下。”
“王爱卿,朕尚有不熟悉之人,爱卿还不快快道来。”
“遵旨。”
王徵指向三个官员文人,介绍道:
“陛下,此乃工部员外郎刘灿、顺天府照磨邱时宣,松江府举人陈子龙。”
呵呵,邱时宣,不就是数月前在广宁门被掌嘴那家伙吗,此人都入教了?
陈子龙,是历史上跟柳如是很恩爱,结果却让钱谦益捡漏那个陈子龙吗?
崇祯来了兴致,一个一个问。
“邱时宣,你入教了吗?”
邱时宣望了汤若望一眼,说道:
“禀陛下,臣仰慕汤神父才学,然时日尚短,暂未获得洗礼。”
“嗯...”皇帝点了点头。
“陛下,邱大人不日就可洗礼入教。”
一个看起来很老的洋鬼子发言,官话比汤若望说得还纯正。
皇帝有些疑惑。
“陛下,此乃耶稣会会长龙华民。”
王徵补充道。
崇祯心头呵呵。
苟日的,蛊惑我大明百姓,利玛窦和你都不是啥好鸟。
“在场人等,都有哪些人入了教啊?”
皇帝面带微笑,看起来很和蔼,并无干涉之意。
汤若望龙华民心中一喜。
大明天子召来的这些人,很多都入了教,或是与传教士亲近。
瞧大明皇帝这表情,他们的传教大业似乎有望了。
“启禀大明陛下,王侍郎、姜侍郎、焦博士都已入会,时常感受天主福音。
陈公子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