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的北澜城,断壁残垣间弥漫着死寂与绝望的气息。曾经繁华的商业街如今布满了青苔与裂痕,店铺的招牌在风中摇摇欲坠,橱窗破碎,里面的商品要么被洗劫一空,要么早已腐朽变质。街头巷尾,衣衫褴褛的幸存者们眼神空洞,为了一口吃食、一件蔽体的衣物争得面红耳赤。林萌望着这满目疮痍,心中满是沉痛,她深知,若要真正重建家园,让人们重拾生活的希望,经济复苏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缓。
林萌召集了身边最得力的谋士、擅长经济事务的幸存者以及一些曾经的商人,在临时指挥所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众人围坐在一张拼凑起来的破旧木桌旁,桌上的烛光摇曳不定,映照着他们疲惫却又满怀期待的面容。
“各位,咱们北澜城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让经济动起来。”林萌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现在物资匮乏,大家都过得紧巴巴的,我们得想个法子,建立一个能让大家互通有无、激发生产的体系。”
一位头发花白、名叫老陈的幸存者推了推眼镜,沙哑着嗓子说道:“林姑娘,我以前是个会计,依我看,这乱世之中,货币体系已经崩溃,想要重新建立难上加难,倒不如试试以物易物,简单直接。”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却又面露难色。另一个年轻些的小伙皱着眉头补充道:“以物易物是个办法,可怎么衡量东西的价值呢?总不能每次交易都扯皮半天吧,而且有些稀缺物品,大家肯定都攥得死死的,流通不起来啊。”
林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眼中一亮:“我有个想法,咱们引入积分系统。设立几个大型的物资集散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和评估物资价值,给每样物品定一个积分。大家把手里的东西拿到集散中心去登记入库,就能获得相应积分,然后用积分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众人听了,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越讨论越觉得这个方案可行。老陈更是激动地站起身来:“林姑娘,这主意妙啊!不过,这负责管理的人可得找信得过的,不然徇私舞弊,这系统可就乱套了。”
林萌微微点头,郑重地说:“这点我已经考虑到了,管理团队会从咱们自己队伍里挑选,要正直、细心且有责任心的。而且,所有的交易记录都会公开透明,接受大家监督,一旦发现问题,严惩不贷。”
方案初步确定后,林萌立刻着手安排各项事宜。她带领着一群志愿者,开始清理和改造那些废弃的仓库,将它们改造成物资集散中心。同时,组织起宣传小队,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向幸存者们讲解积分系统的运作方式和好处。
起初,人们对此半信半疑,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人担心自己辛苦积攒的物资交出去后会打水漂,还有人觉得这不过是林萌为了巩固权力玩的新花样。面对质疑,林萌没有气馁,她以身作则,带着亲信率先将自己队伍里多余的物资送到集散中心,兑换成积分,并公开记录。
有一次,一个小孩饿得哇哇大哭,他的母亲手里拿着一件破旧但还算保暖的棉衣,站在集散中心门口犹豫不决。林萌看到后,走过去温和地说:“大姐,把棉衣拿来换些食物吧,孩子要紧。你看,这里的物资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积分马上就能到手,你随时可以换取其他有用的东西。”那位母亲看着林萌真诚的眼神,又瞧了瞧饿得虚弱的孩子,终于鼓起勇气走进了集散中心。
随着第一笔成功交易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参与积分系统。集散中心渐渐热闹起来,每天人来人往,各种物品琳琅满目。从简单的食物、衣物,到工具、药品,应有尽有。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了这个系统的便捷与公平,脸上的阴霾开始散去,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林萌知道,仅靠物资交换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让城市重新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于是,她开始寻找城中那些有手艺的工匠。
在城市的废墟深处,林萌带着几个助手,一家一家地寻找。他们找到了一位老铁匠,老铁匠的工坊早已破败不堪,炉火熄灭,工具散落一地。林萌走进工坊,诚恳地对老铁匠说:“老师傅,我知道您手艺精湛,现在北澜城要重建,离不开您打造的工具啊。只要您愿意重新开工,我给您提供原料,保障您的生活所需,您打造出的工具可以优先换取您想要的物资。”老铁匠看着林萌,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犹豫片刻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林萌陆续召集了木匠、裁缝、陶工等各行各业的工匠,为他们提供场地、原料,鼓励他们生产。同时,为了提高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