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的北澜城,残垣断壁间透着几分萧瑟,却也在林萌的带领下逐渐燃起生机。这一日,城中议事大厅内气氛凝重,一场关乎北澜城未来经济走向的讨论正在激烈进行。
林萌站在大厅前方,眼神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她深知,在这资源匮乏、秩序混乱的末世,建立一个稳定且行之有效的经济体系,是让北澜城真正繁荣起来的关键基石。
“诸位,如今我们北澜城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员也越来越多,但物资流通却依旧混乱不堪。以物易物虽然是最原始的办法,可效率太低,而且缺乏统一标准,容易引发争端。所以,我决定引入货币制度,与以物易物并行,双轨驱动经济发展。”林萌清脆而有力的声音在大厅内回荡,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助手走上前,将一叠厚厚的资料分发给在座各位。资料上详细记录了林萌和智囊团精心拟定的货币价值体系,从最基础的生活用品,如粮食、水源、衣物,到稀缺的药品、武器弹药,都对应着明确的货币兑换数值。
“大家看,我们以一种末世前相对常见、且不易损坏的金属作为货币原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统一规格的货币。这种货币,代表着一定的劳动价值和资源价值,它将成为我们交易的媒介。”林萌拿起一枚崭新的货币样本,展示给众人。货币在灯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仿佛承载着北澜城重生的希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令人揪心。货币制度推行的第一天,集市上就乱成了一锅粥。
“这什么破玩意儿啊!就这么一小块金属,能顶我这一袋粮食?开玩笑呢吧!”一个五大三粗的幸存者,满脸通红地冲着负责兑换的工作人员叫嚷着。他身旁的地上,放着一个脏兮兮的麻袋,里面装着大半袋有些发霉的谷物。
工作人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耐心解释道:“大叔,这是按照城主制定的兑换规则来的,您这粮食虽然看着多,但品质不算好,而且现在粮食的总体产量也在慢慢上升,所以就值这么多货币……”
“放屁!我辛辛苦苦攒下的这点粮食,就被你们这么糟践?我不换了!”那幸存者一把夺过粮食袋,气呼呼地转身就走,引来周围一片哄闹声。
不远处的另一个摊位前,更是剑拔弩张。一个瘦高个男子,眼神闪烁,正偷偷地把几包药品往怀里塞,准备趁乱溜走。这些药品在末世可是救命的宝贝,价值极高。
“站住!”负责维持秩序的巡逻队员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瘦高个的胳膊,“你干什么呢?囤积居奇,违反城主的规定,你不知道后果吗?”
瘦高个挣扎着,狡辩道:“我……我这是给自己留着备用的,又没拿去卖高价,你们别冤枉好人!”但他慌乱的眼神和颤抖的声音,早已出卖了他。
类似的混乱场景在集市各处不断上演,物价的波动、人们对新货币的不信任,以及个别不法分子的捣乱,让原本充满希望的经济改革开局就陷入了泥潭。
林萌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却并未慌乱。她迅速召集了经济智囊团和城卫队负责人,紧急商讨对策。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稳定物价,打击违规行为,重建大家对新经济体系的信心。”林萌紧握着拳头,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经济智囊团的一位老者推了推眼镜,忧心忡忡地说:“城主,当下之急是重新评估物资定价。我们之前的调研可能不够全面,没有充分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和民众的心理预期。得尽快组织人手,深入各个区域,重新统计物资储备、生产能力以及民众需求,以此为基础调整兑换价格。”
城卫队队长则“啪”地一声拍响桌子,一脸愤慨:“那些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家伙,绝不能轻饶!得加大巡逻力度,增设暗哨,一旦发现,严惩不贷。我建议,没收他们的非法所得,再罚他们去做公共劳役,以儆效尤!”
林萌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果断:“就按你们说的办。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明白新经济体系的好处。我亲自去集市,给大家解释清楚。”
接下来的日子里,北澜城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各个环节都忙碌起来。
经济智囊团的成员们分成多个小组,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走进每一个避难所,仔细询问幸存者们手中的物资种类、数量,了解他们日常的消耗情况和最急需的物品。每一个数据都被认真记录下来,带回总部进行细致分析。
城卫队则全员出动,日夜不停地在集市和各个物资储备点巡逻。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眼神犀利如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