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热血的将领,一心报国,却不懂得朝堂上的权谋争斗。
“景将军,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父王他自有考量,我们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芈瑶轻声劝慰道。
景桓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公主教训得是,末将失态了。”
芈瑶微微一笑:“景将军一片赤诚之心,何谈失态?只是这朝堂之上,人心各异,我们行事还是要多加小心。”
景桓微微颔首:“末将明白。只是末将实在不愿看到楚国在那些求和派的怂恿下,做出错误的决策。”
芈瑶轻轻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景将军放心,我会找机会向父王进言,让他明白求和绝非良策。”
景桓看着芈瑶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公主深明大义,末将代楚国百姓谢过公主。”
芈瑶摆了摆手:“景将军言重了。我身为楚国公主,自当为楚国的安危着想。”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话题渐渐从战事转到了楚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景桓虽为武将,但自幼饱读诗书,对这些也颇有见解。芈瑶发现,与景桓交谈起来,竟十分投缘,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悄然流逝。
“公主,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小桃看了看天色,提醒道。
芈瑶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不早了,她站起身来:“今日与景将军相谈甚欢,本宫很是开心。景将军,后会有期。”
景桓连忙起身,再次行礼:“末将也深感荣幸。公主慢行,末将告退。”
芈瑶带着小桃沿着小径缓缓离去,景桓站在凉亭中,望着她们的背影,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直到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花丛中,他才转身,大步走出了御花园。
回到寝宫后,芈瑶坐在梳妆台前,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景桓的身影。他那坚定的眼神、挺拔的身姿以及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都让她印象深刻。
“公主,您在想什么呢?” 小桃一边为芈瑶梳理着头发,一边好奇地问道。
芈瑶微微一怔,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没什么,只是今日与景将军聊了许多,有些感触罢了。”
小桃狡黠地一笑:“奴婢看啊,公主是对景将军有好感了吧?”
芈瑶的脸更红了,她轻轻拍了一下小桃的手:“你这丫头,就会胡说八道。景将军是楚国的忠臣良将,我只是欣赏他的才华和为人而已。”
小桃吐了吐舌头:“公主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奴婢觉得景将军和公主很般配呢。”
芈瑶没有再理会小桃的打趣,她的思绪又回到了今天与景桓的谈话中。边疆战事、朝堂纷争,这些问题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她深知,楚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她作为公主,必须要为国家出一份力。
夜,渐渐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寝宫内,为整个房间蒙上了一层银纱。芈瑶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机会向父王进言,让他放弃求和的念头,坚定抗秦的决心。同时,她也希望能与景桓携手,为楚国的未来共同努力。
而在郢都的另一处,景桓也同样难以入眠。他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腰间的玉佩,脑海中全是芈瑶的身影。这位美丽聪慧的公主,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有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深知,自己对芈瑶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普通的君臣之情,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愫。
“楚国,公主,我定当倾尽所能,守护你们。” 景桓低声喃喃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楚国的命运似乎正悄然发生着改变。而芈瑶和景桓,这两位心怀家国的年轻人,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面对各种挑战,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