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过后,上午的操练开始了。
前一日整哨官兵到达之后,楚辰便在盘算。
如何用一个月的时间,强化这些士兵的综合素质。
虽说这防军的战斗力比绿营要强,但是在楚辰眼中还是差了太多。
召集所有队长以上人员,楚辰打算先来一次思想灌输。
“哨长,哨官是你的旧相识,召集我们过来所为何事啊?”
六队队长崔成和方伯韬的关系比较好,所以一进屋子便向后者发问。
听到崔成这么问,其他十一名队长都翘起耳朵,想从方伯韬嘴里听到些消息。
毕竟这早上的十公里越野已经让他们筋疲力竭,上午再操练,怕是有点吃不消啊。
“嗨,我哪儿知道啊,哨官大人如何练兵自有他的想法。”
方伯韬所言非虚,此次见面后他发现楚辰有了明显变化,现在根本猜不透楚辰的想法。
“大人来了!”
一声轻呼声让十余人慌忙站作两排,迎接楚辰的到来。
“大家不要客气,都坐。”
楚辰进来之后招呼众人坐下,然后从最后一人到最前一人缓缓审视。
这十余人就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班底,也是接下来一段日子的袍泽兄弟。
哨官大人这是何意?
坐下不说话,光是审视,这安静的气氛让他们感觉有些拘束。
“大家感觉与这阿古柏打仗,怎么才能赢?”
楚辰眼神微眯,嘴角微微上扬。
众人听到楚辰这么问,纷纷议论起来。
“那当然是枪法要好,当年咱们平乱之时可是在百步开外就能命中敌首。”
“哎,老廖,不对不对,我听说新疆地域广大,我看应该是行军能力才最重要。”
楚辰听着大家激烈的讨论,心想不愧是经历过陕甘平乱的人物,对于军事上的常识和打仗原则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见楚辰一直默不作声,方伯韬眼珠一转,随即制止大家:“都别说了,我看咱还是听听楚大人怎么说吧。”
“其实大家说的对,也不对。”
听到楚辰这样一句话,众人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楚辰也不卖关子,继续向大家解释:“接下来和阿古柏的作战,刚才大家所说的枪法、行军能力、后勤补给、近战搏杀都是必要因素。”
“但是最重要的,是官兵整齐划一、号令一致的纪律性!”
“纪律?”众人对于这个词听得懂,却不理解。
作为常年作战的官兵,他们对于军令的遵从还是很到位的,不知这哨官大人为何要强调这一点。
“就是纪律,大家是不是感觉你们对于军令的遵从还是比较好的?”
“在我看来,差的远呢!”
“你们谁敢保证,你这一队士兵对于你的命令毫无质疑,完全落实?”
“我看更多的是哥们义气,我知道咱们大多数人都是同乡,靠的是情义联系。但是战斗,需要的是绝对服从!”
“就比如今天早上的操练,最后对于一队的处罚,有很多人求情与质疑,就是因为有人还在内心中感觉,军令还有商量的余地。”
崔成等人第一次这么详尽而又形象的听到纪律的重要性,心中却是更为疑惑。
于是壮着胆询问:“大人,不知这纪律该如何训练?”
“队列!也就是日常规范,要做到无论坐站走跑都要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听令而行,闻令而止。这要作为我们接下来一个月操练的重点。”
楚辰说完,掏出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众人望去,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文字,而最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练兵要则”。
一,每日分为早上下午各二十里路奔袭,前七天不负重物,七天后逐步增重,每周两天休息,用于身体恢复。
二,上午前半段主练队列,区分坐站走跑等内容,包括床铺整理。
三,上午下半段练习近距离搏杀,以枪上刺刀拼刺为主。
四,下午全程射击训练,在后山设立靶区,主要包括堑壕挖设、操枪训练,瞄准操练、射击操练、冲锋队形操练、枪支保养为主。
五,晚上开设夜间学堂,由楚辰讲授各种战斗要点,时事政局,纪律要求。
“这……大人,操练强度这么大,恐怕我们的士兵吃不消啊。”
方伯韬担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