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五年八月。
经过半年的时间,东吴基本被全部拿下。
嗯,这得感谢曹魏了。
打仗的时候,虚报己方人数,在开战之前,确实能够给己方增加士气,能够给对方压力。
可一旦败了,那这事情就纯纯给别人做嫁衣。
比如这次,陆远只不过是击溃了曹魏八万大军而已,但天下人得到的消息却是汉军以一万精锐,击溃曹魏四十万大军。
有了名头在身上。
蜀汉这边派人去接收东吴的地盘,那叫一个轻松,基本没有太多的反抗。
要不是为了将东吴原有的军队打乱编制,重新整顿,那会接收的更快。
半年下来,曹魏那边也没有再弄什么幺蛾子,也不知道他们是在准备着拼死一搏,还是摆烂了。
反正陆远是收到不少世家大族,曹魏朝臣的投降信了。
当然,一切能这么顺利。
因该魅魔之体的加成,也立了不少功。
毕竟这天赋,多少也算是规则类的技能了,众所周知,规则类的技能,没有弱的。
..........
“陛下,北伐曹魏,从徐州而上不是更好吗?
何必要从这崎岖蜀地北伐?”
建兴六年春。
蜀中,诸葛亮对陆远询问道。
“相父,那便虽然是坦途,但太远了。
蜀中北伐道路崎岖,可终究是在蜀地,更加安全些。
另外出汉中之后,离长安洛阳也更近一些。”
陆远在舆图上比划了一下道。
“既打算从汉中,过五丈原出兵,那为何还要子龙将军分兵前往岐山,入天水?”
诸葛亮看了看舆图,又看了看陆远做的行军路线,而后再次询问道。
“这......天水驻有魏军,以免他们后方偷袭嘛。”
陆远想了一下后说道。
“嗯。”
听到陆远这解释,诸葛亮也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其他。
只是这图吧,他是越看越眼熟。
他以前也想这样北伐来着,当年想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节点开始北伐。
不过那时候,按照他的推断,应该蜀国是拼死一搏的北伐。
而现在,则是大势所趋的北伐。
...........
“相父,这北伐是不是过于无趣了些?”
建兴六年,五月。
长安城中。
站在长安城楼之上,陆远看向一旁的诸葛亮询问道。
这次北伐可真是轻松加愉快,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像样阻拦,所过城池,都是喜迎王师。
长安。
这一次,陆远是以主人的身份踏入这座城池。
只是经年战火之下,这长安处处透着破败。
这应该是陆远扮演这么多次以来,见过最为破败的长安了。
即便是第一次扮演安国少季的时候,汉武帝时期的长安,也比此时繁华数十倍。
“陛下神德,天命归汉,天下人自会顺应大势的。”
诸葛亮抚摸着长安的古城墙,不由感慨道。
“相父,您说两百年后,会不会还有一个汉天子,站在这城楼之上,感慨四兴大汉的艰辛呢?”
陆远看着远方,突然对诸葛亮询问道。
“陛下,这........”
听到陆远这番问话,诸葛亮顿住了,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相父,四百年前,高祖站在这城楼之上,开创了大汉。
两百年前,世祖站在了这城楼上,再兴大汉。
今天朕又站在了这里,朕认为,两百年或三百年后,肯定还会有新人站在这里。
犹如日月,周而复始。
相父,您说汉室两衰,是因为什么?”
陆远感慨一句,看向诸葛亮询问道。
“汉室兴衰之际,所谓逆贼,所谓乱世英雄,不过乘势而起之辈。
国家兴衰,归根结底,在于百姓,在于黎民。”
诸葛亮抚了抚羽扇回复道。
“是啊,两汉衰弱,看似是王莽篡汉,董卓乱政。
然而根本确实是在民,高祖立汉之后,外戚不止王莽。
世祖中兴之后,权臣亦不止董卓。
两次汉室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