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日后,朝会再次召开。
在经过缜密计算了冯奉世这次战功后,他没有被封列侯,只被封了一个关内侯。
不过官职上面提升很大,直接给了冯奉世一个光禄大夫的职位。
而萧望之,身为当代大儒,汉宣帝并没有因为陆远和冯奉世两人给他戴的帽子,就真的对他下手。
甚至连象征性的惩罚都没有。
汉宣帝也算是通过这种手段,给大汉使者释放出了一个信号。
汉使有功是会有封赏的,但是这种封赏比之以往要降低了许多。
毕竟在冯奉世之前的汉使,只要能够在外面立下功劳,并且活着回来。
比如苏武,比如傅介子,比如常惠,那都是封了侯的,其中苏武因为并没有什么太大功绩。
加上他自己也卷入了先前权力之争中,所以才只是一个关内侯,而其他的都是列侯。
现在冯奉世,有功绩,且活着回来了,也没有卷入什么势力之争,也才是一个关内侯。
这个信号已经很明显了,鸿胪寺那边肯定是看明白了的。
.........
元康二年。
自冯奉世封关内侯过去了大半年,陆远这次也没有再回居延,先前陆远随使团出使的时候,居延那边的兵权就已经交出去了,回去也就是个虚职,挂居延和挂京城是一样的。
初夏之际。
乌孙给大汉来了一封奏书。
奏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乌孙王想让自己的儿子元贵靡,再求娶一个大汉公主。
以此来延续乌孙和大汉的友谊。
对于这封奏书,开始的时候,朝中群臣都是不认可的,但是汉宣帝却直接答应了下来。
并且还派出使团前去迎接聘礼,以及把元贵靡接来大汉,让他和公主培养感情。
深秋,去往乌孙的使团回到了长安。
乌孙那边也派出来了一个使团,使团之中除了元贵靡外,还有乌孙的左右大将,右大将是冯嫽的丈夫,左大将是解忧公主最小的儿子,还有乌孙的国都都尉,这是负责乌孙王宫禁军的人,另外还有三百余人,都是乌孙各方面的精英。
“解忧怎么把自己势力的人都派长安来了?难道是被翁归靡排挤出来的?
这不可能啊!翁归靡哪有这能耐?解忧这是......”
当陆远得知乌孙使团的成员之后,心下微微一愣。
这一段的资料,他记忆中有,但是不多。
解忧公主的资料陆远自然是知道的,可当年看和亲公主的史书内容,他兴趣不大,只是了解了大概,没有琢字琢句的去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