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了一晚上作息,第二天一大早徐秋就让程竹予拿着庚帖跟她去寺庙,南安的松山上有一个着名的月老庙,南安纳吉基本上都要请庙里道长帮忙占卜。
只见道长把庚帖和男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反复演算后,摸着胡子笑着说:“八字相合,天作之合啊。”
接着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开始查询吉日,给出了三个吉日。
最近的吉日在五月初三,芒种后,第二个吉日在七月二十一,第三个吉日是在八月二十九。
老道长一边查阅一边刻在竹简上,记录完日期后,旁边的小童递上纸和笔开始研墨。
行云流水的写下聘书,程竹予确认无误后将聘书交给徐秋。
徐秋高兴接过聘书仔细观看,程云云忍不住想看,于是徐秋把竹简跟纸巾交给她保管。
程竹予将一个装有五两银子的钱袋恭敬的递给老道长说道:“今日辛苦道长了,小小心意请你收下。”
道长笑着接过钱袋,嘴上说着大家都爱听的好话。要知道普通人来纳吉打赏的银两大概就是50文,这家一出手就是5两银子,那可不得多说说好听的话。
徐秋听得喜笑颜开,带着程竹予去庙里烧香,还往功德箱里多投了些银两。
一行人怀着高兴的心情返程,路上还说着搬家的事,怀着好心情,徐秋突然说:“要是竹煜在就好了。”
程竹予安慰道:“等回去我便写封信,告诉他。”
三人回到南安城已经是正午,程云云带着他们找了家酒楼吃饭,进到酒楼就听到了大家兴奋高谈的声音。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程家人没兴趣打听,今日他们心情好,三个人不断畅聊着新家的布置以及聘礼的礼品单。
吃饱喝足,他们先到新家,查看了一番,没什么问题后。
程竹予带着母亲跟妹妹才慢步往老房子走,走近巷子才发现不对劲,地上铺满了红色鞭炮纸。
“今天巷子里有人成亲?”程竹予好奇的问道。
程云云摇头:“不知道,这三年巷子里的人换来换去的。”他们忙着赚钱,没什么时间跟新邻居交流。
“真想念刘叔做的桂花糕啊。”程竹予不禁想到小时候在巷子里,下学回来时一巷子桂花糕的香味。
“老刘搬到西巷口了,明天我让小青去帮你买。”徐秋接着儿子的话往下说。
追忆着当年,然后就看到小青气喘吁吁跑过来,兴奋的说:“东家东家,大少爷中状元了。”
程竹予朝她来的方向看过去,远远的就看到了一群人。
“状元!”程云云开心得望过去,里里外外围满了人,“真的是状元吗!”
徐秋激动的握着程云云的手,听着小青肯定的回答。
“是状元,还是三元及第呢,知府他们等了好几个时辰,还派人去庙里找你们。”
程竹予尚未领略过科举中举后官员登门拜访的盛景,听到这话,脸上不禁浮现笑意,在他眼中,大哥犹如那文曲星下凡,天生就是读书的好苗子。
那边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一看到是程家人立马兴奋的喊道程家人回来了。
气氛比之前更热闹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三个人往前走一步。
围观的人主动让出一条路,让他们通过,程竹予耳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以及赞美的说辞。
甚至有认识的邻居开始攀关系。
过了好一会这才让他看到家门口的场景。
大大小小的箱子摆了30多个,好多身穿朝廷官服的官员。
最前面身穿青色的官员少说有十几个,几乎是整个州郡的县令都来了,他们身后很多衙役手上提着礼品盒,那么大的阵仗,程竹予还是第一次见。
此时立于中间身着红色官服者,便是知府大人。
程竹予带着徐秋还有程云云行礼,立马被拦下来。
徐知府笑脸相迎,看着徐秋说道:“不必多礼,程夫人恭喜恭喜,如今程竹煜考上状元,获圣上赐婚,成为驸马爷,乃是您教子有方啊。”
“这次科举程竹煜考取三元及第,这是我们南安的荣幸,这是朝廷和洲赏赐的礼品书。”说着知府身旁的衙役非常懂眼色的,拿起手上的礼品单读起来。
“黄金500两,良田100亩……”
围观的群众安静下来,想听清楚三元及第的赏赐,掌握第一手消息,明天好去吹牛。
程竹予也在惊呼,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