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师危难之时,沈战率锦衣卫狠辣出手。
凡不听号令者皆斩之,谁敢出幺蛾子立刻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人心稳定下来之后,就要看黄得功和史可法的表现了。
广宁门战场,三个巨大的城墙缺口处全都打成了绞肉机模式。
顺军每次投入一个千人队进攻一个缺口。
其中500人手持三米长的长枪朝着城头的守军一阵乱捅。
另外500人空手作战,他们的任务是用手托住前方同伴的身体,让他们不至于从斜坡上滑落。
当前方的同伴阵亡后,后面空着手的人会捡起长枪继续捅杀城头的守军。
而在这些长枪兵的三十步开外,是一千名弓弩手在不停地朝着城头放箭。
反观城头的明军,他们同样是手持长枪居高临下地捅杀前仆后继的顺军士兵。
每当明军的长枪兵顶不住的时候,城墙上的军官就会大喊:
“震天雷伺候!
燃烧弹伺候!
遂发枪伺候!”
震天雷是明军版本的手雷,只不过个头有椰子那么大。
它的内部有很多钩型的铁片,炸裂后对几米内的敌人可造成致命的杀伤效果。
“轰!”一枚震天雷在密集人群中爆炸,至少能带走十几条人命。
更为重要的是它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可以破坏敌人的攻击阵型,让城头的守军缓一口气。
广宁门守将王常兴可谓是掰着手指头在使用震天雷。
他自己的配额只有一百枚。
在黄得功的协调下,左安、右安和永定三个城门的震天雷全都调拨给了王常兴。
这才让王常兴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
这种小杀器用光之前,顺军是很难沿着三个大缺口登上城墙的。
史可法发明的山寨版燃烧弹跟震天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捆淋了火油的枯枝和干草扔下去不一定能杀得了几个顺军士兵。
但是人类扛不住火烧,攻城部队总要等燃烧弹熄灭之后才能继续攻城。
说白了震天雷和山寨版燃烧弹都不是杀敌的主要武器。
但是它们的存在能大大减缓顺军攻击城头的连续性。
这就让王常兴守住广宁门十二个时辰成为了一种可能。
要说对顺军士兵杀伤效果最明显的非遂发枪莫属。
每个城墙缺口附近都有两百名明军的遂发枪兵守护。
每当他们装弹完成的时候就会立刻朝着往上冲的人群来上一发。
这么近的距离、这么密集的人群,遂发枪的命中率几乎就是百分之百。
不过呢,遂发枪兵也要承受城下弓箭手的攻击。
总的来说明军和顺军就是在互相伤害,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去。
为了有效抑制城下的弓弩手,王常兴还安排几百名遂发枪兵在未被炸毁的城墙上放枪。
顺军的应对方式是让重步兵举着笨重的盾牌保护弓弩手。
这小小的广渠门战场当真是打得太精彩了。
大顺军右营主将刘希尧每隔一个时辰就会来一线战场视察一番。
对于那些倒下去的的顺军士兵他没有任何怜悯之情。
刘希尧更关心的是那些越堆越高的顺军尸体对后续的攻城计划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六个时辰后,刘希尧终于看到了满意的结果。
一开始被炸开的三个缺口是凹型的。
顺军士兵要通过攀爬才能攻击到城墙上的明军。
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后,无数顺军的尸体已经把这个凹型给填充成直通城墙的缓坡。
这个缓坡是用人的尸体和鲜血组成的,后续的顺军士兵走在上面很不舒服。
有的顺军脚会陷进去,有的士兵踩在流淌的鲜血上会滑倒。
看到这里的刘希尧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可以安排第二阶段的作业了。
“传吾将令,用土石覆盖斜坡!”
“喏!”
在刘希尧的指挥下,顺军士兵不再急于攻击城墙上的守军。
冲在最前方的顺军士兵改成了举着大盾的重步兵。
跟在他们身后的是无数背着袋子的流民士兵。
这些流民士兵一旦到达由尸体组成的斜坡后就会往斜坡上倒土石。
在过去的六个时辰中刘希尧已派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