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抄家王 > 第125章 沈战给王承胤的建议

第125章 沈战给王承胤的建议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乖软宿主!钓懵了末世偏执怪物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明朝皇帝往事 四合院:重生54,开局成为战神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赵匡胤演义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四合院:开局请何大清回归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大明抄家王 穿到古代后我成了小哥儿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不是死遁,我只是冲业绩!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娇小玲珑的芈瑶

沈战犒赏三军的次日。

宣府总兵王承胤亲率一万大军抵达张家口堡城外。

同时,王承胤还带来了大量的民夫和车马。

“末将王承胤拜见大都督!”

“王总兵快快请起,坐下来陪本都督说话。”

例行的寒暄过后,沈战和王承胤当面而坐。

率先开口的是王承胤。

沈战给了他偌大的好处,他必须回给沈战一个态度。

“大都督尽管放心,末将定会将二十五万石粮食一粒不差地交到右都督手中。

若陕西局势因粮食未到而崩坏,末将愿提头来见!”

此时的王承胤已经从沈战这里领到了105万两白银,这个决心表得恰到好处。

沈战对商业互吹很是熟练。

“若我大明将领皆如王总兵这般识大体。

那么朝廷的局面也不至于崩坏至此。

此次回朝本都督一定会向皇上述说王总兵的功绩!”

王承胤老脸一红,他心说我啥也没干哪来的功绩呀?

要不是看在大都督豪爽的份儿上,老子连骑马出城都嫌累。

不过呢,花花轿子人人抬。

沈战既然说了会在皇上面前给他表功,那就说明他有功。

“谢大都督栽培,末将必为大明效死命!”王承胤言不由衷地说道。

既然王承胤提到了跟战事有关的话题,沈战不得不当面提醒他两句。

“王总兵,本都督给你一个建议。

是否采纳还要你自己来决定。”

“末将洗耳恭听!”王承胤身体前倾做出认真聆听状。

沈战也不管对方是否在演戏,该说的话必须跟对方说明白。

“那奴酋多尔衮对晋商八大家多有依赖。

此次本都督将晋商八大家连根拔起。

这对建奴的打击是致命的。

如本都督所料不差开春后建奴大军必至。

本都督建议王总兵提前实施坚壁清野政策。

建奴在山西地界上捞不到好处自然会转道京师地区。

他们要是能直接去京师就更好了。

届时本都督会亲自给那多尔衮一点颜色看看!”

对于沈战的建议王承胤是真的听进去了,为什么?

因为沈战的建议对王承胤来说最为有利。

首先,沈战对建奴入关的判断非常准确。

没有了晋商八大家的输血,满清那边的粮食、火药、铁器全都不够用。

这种情况持续久了便会拖垮满清政权。

所以无论多尔衮愿不愿意,他都必须在开春后大肆劫掠明朝。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开春之后再来劫掠呢,现在就来不行吗?

沈战和王承胤都知道不行。

任何一个知兵的将领都知道不行。

现在是大冬天,大明的北方平均气温零下二十多度。

这种严寒天气对驻扎在野外的大军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再有就是粮食问题。

无论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他们都喜欢在春收和秋收之后入关劫掠。

为什么,因为不愁吃啊!

百姓手里有粮,大地主们在郊外的农庄里也有粮。

即使清军攻不破大型城池,他们依然能一路走一路抢确保军粮供应。

这些都是带兵打仗的将领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如果沈战是满清八旗的话事人。

那么他肯定会选择开春之后入关劫掠。

然后在入冬之前回到关外。

这是最经济、最安全的劫掠模式。

既不用面对严寒,又可以抢走春收和秋收两季的粮食。

至于说为什么建奴每次都是抢完了就跑,不想着干一票大的。

比如攻克北京城,取大明而代之。

呵呵,他们也得有那个体量啊。

女真人口只有35万左右。

算上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总人口也就80万。

80万人口养十几万精锐部队,这对满清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要不是明朝这边有人不停地为满清输送物资,满清自己就能玩崩掉。

历史是由无数个巧合组成的。

如果李自成没能攻破北京城。

如果刘宗敏没有祸害陈圆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我的姐姐是傲娇 无量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