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那就是把六部尚书全都换成自己的人。
这样一来各个文官党派将被集体踢出大明朝堂。
注意,不是将哪个朝廷大员踢出去,而是将一整个党派全部踢出局。
明末有一个基本架构是官绅勾结、官商勾结。
他们勾结的目的是吸朝廷的血,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
绅,即地方上的士绅地主,他们是土地所有者。
商,即商贾,他们是银子和商品的所有者。
一旦没有了文官集团的权力做掩护,地主和商贾的利益必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你猜这些人会怎样?
沈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们会造反。
造反的形势有三种:
第一,地主和商贾们自己拉起一支队伍。
第二,收买现成的明军。
第三,跟农民军张献忠合作。
无论那一种都会引发大规模的战争。
崇祯一听到打仗就心虚。
他既怕打不赢,又怕再次把自己给打穷。
沈战却告诉他打仗不一定变穷,反而有可能越打越富。
你跟李自成那样的苦哈哈打,永远是他抢你的银子。
但是你跟江南的富人们打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去抢富人的银子。
当沈战表示他腾下手来会亲自去江南抄家的时候,崇祯终于下定了决心。
朝廷必须掌握在自己这个皇帝手里,大不了就开战!
乾清宫暖阁。
崇祯:“朕准备让方岳贡出任户部尚书。
然后让施邦耀出任户部侍郎。
此二人皆能力出众、忠君爱国。
你们觉得如何?”
户部一直都是崇祯的心病。
只要钱粮到了这个衙门立刻就会被人上下其手大肆贪墨。
以至于现在的军费开支都是直接从崇祯的内帑(小金库)里出。
“可行,这样一来最重要的三个部就全都掌握在皇家的手里了!”刘文炳点头说道。
沈战眯着眼睛想了一下,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战争时期六部中最重要的是哪三个?
答案是户部、工部和兵部。
户部掌钱粮,钱粮就是后勤。
打仗本质上打的是什么,不就是后勤嘛。
八旗兵那么牛逼他也照样离不开后勤。
不信你去问问多尔衮晋商八大家被沈战抄了他难不难受。
工部和军队也是高度挂钩的。
武器铠甲,火枪、火炮皆来源于此。
朝廷既需要工部有足够的产能,又需要工部能保证武器的质量。
那么崇祯对工部官员的要求就是有能力且不贪。
贪污意味着偷工减料,火枪、火炮各种炸膛你受得了?
兵部更是无需多说。
如果说各支军队是朝廷的四肢,那么兵部就是朝廷的大脑。
一个好的兵部不仅能帮朝廷练出强军。
还能在战略层面指导各支军队作战。
这也是一个容易出贪官的衙门。
不说别的,光是清军士兵身穿的铁甲和锁子甲便有很多出自兵部的库房。
想通这些关节后沈战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臣完全支持陛下的做法。
户部尚书方岳贡,侍郎施邦耀。
工部尚书范景文,侍郎牛金星。
兵部尚书史可法,侍郎袁宗第、王家彦。
这七人均为保皇党,且个个能力出众。
有了这套班子我大明的战争机器便可以高效运转。
相比于之前那群一事无成的贪官污吏要好太多了!”
“啪!”崇祯兴奋地击掌,被人理解的感觉真好。
“朕就是这个意思,这么说朕的改革方案可行?”
“可行!”沈战,刘文炳,巩永固三人齐齐点头。
刘文炳发狠地说道:
“一不做二不休。
不如趁机把其余三部的主事人也换成忠于皇上的人!”
“同意!”
“同意!”
沈战和巩永固全都不怕事大地附和道。
于是,几人一番合计后其它三部的主事人名单也出炉了。
吏部尚书邱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