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数据一一为沈战做着分析。
“王忠领炮营,野战时携红夷大炮四十门,全营共计3300人。
其中有1200人是职业炮兵,专司炮战。
另外1800人是炮兵的护卫兵种,含火枪兵、盾牌兵和长枪兵。
最后三百人是辅兵,这些人是为战兵服务的。
此营是我军打击距离最远、火力最猛的一个营。
最远打击距离可达到四里。
红夷大炮的炮弹可摧城拔寨。
属下建议大都督在战时不要轻易动用此营。
一旦动用了此营便要一锤定音!”
“言之有理!”沈战不禁高看了李岩一眼。
高看的原因是李岩能跟沈战的思想保持在同一高度。
明朝的红夷大炮是个稀罕玩意。
由于冶铁炼钢技术的限制,即使是工部造出来的红夷大炮最多也只能连射三十炮。
三十炮过后就必须让大炮休息,否则极易产生炸膛的风险。
,!
既然红夷大炮的连续发射次数有限制,那么就要谨慎使用。
就好比斗地主你抓到了王炸。
你是一上来就打出王炸,还是最关键的时候打出王炸?
当然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啊!
啥是最关键的时刻?
这就十分考验指挥官的判断力!
沈战显然具备这样的判断力。
有了李岩这个顶级谋士之后,沈战的判断力更准了。
二人相视一笑后,李岩开始帮沈战梳理两个骑兵营的功能。
“大都督,我军对两个骑兵营的用法太过浪费。
属下建议把骑兵营的武器和功能都丰富一下!”
“军师请讲!”沈战虚心说道。
李岩见沈战是个能听进去建议的人,心中顿时轻松不少。
“第一,遂发枪是我军最大的优势。
两个骑兵营不配备遂发枪实在是太浪费了。
遂发枪配合轻骑兵的高机动性能衍生出太多的战术了!”
沈战琢磨了一会儿觉得很有道理。
他的骑兵又不需要用血肉之躯去攻坚。
那么遂发枪便应该是骑兵的标配。
无论袭扰敌军还是遮蔽战场,遂发枪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那就是遂发枪+马刀+轻甲的模式?”沈战尝试着问道。
“理应如此!”李岩点头说道。
沈战心说自己还是狭隘了。
他总感觉骑兵在马上换装弹药不方便,所以就没给骑兵配备遂发枪。
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一个骑兵营三千人,即使每人只放一枪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再说了,你骑兵作为机动力最强的兵种,跑出一段距离后再装弹有那么难吗?
步战的遂发枪兵换装弹药需要25秒,瞄准射击需要5秒。
骑兵在马上换装弹药就算再慢40秒也该完事了吧。
李岩说得很对,沈战有充足的遂发枪却不给骑兵装备上当真是大大的浪费。
“步兵营当如何调整呢?”沈战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李岩来了之后,沈战立刻有了头脑风暴的对象。
这种感觉还真是美妙!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