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纪等方面的训练。
一旦锦衣卫大军在战争中大量减员,这些预备役士兵便可以快速补上空缺。
鉴于此,沈战决定征召1300名战兵和6000名预备役士兵,合计7300人。
正月二十九一大早。
锦衣卫的征兵信息便贴满了北京城的大街小巷。
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十六座城门位置。
红底黑字的征兵告示贴在城门两侧。
有专业的锦衣卫文职官员负责现场解释。
正阳门,正有一位七品文官在为围观的百姓们宣读征兵告示。
“大都督沈战有令。
为抗击即将到来的建奴大军。
锦衣卫征兵7300人。
其中1300人为战兵,月银五两。
入伍当日给三十两安家银子,战死有一百二十两的抚恤金。”
“嗡嗡嗡!”围观的人群立马乱套了。
,!
普通明军月银一两半,年薪十八两。
边军稍微多一点,年薪能达到二十两。
你看看锦衣卫的工资标准是多少?
月银五两,折合成年薪就是六十两,这是普通明军的三倍!
再说安家银子,一般都是按照六个月的饷银标准来给。
那么普通明军能获得九两安家银子,边军是十两。
你再看看锦衣卫给的是多少,三十两!
大明是有抚恤金制度的,标准大概为两年的军饷。
即普通明军战死家属可得三十六两抚恤金。
边军战死家属可得四十两抚恤金。
现在你去看一眼人家锦衣卫的抚恤标准:一百二十两!
最主要的是人家锦衣卫的老大沈战有钱,这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北京城内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
【大都督沈战是大明抄家王!】
【大都督每年抄回来的银子高达几千万两!】
【皇上特许大都督截留一半的抄家所得,用于建设锦衣卫!】
这个小道消息说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沈战很有钱,锦衣卫很有钱。
由此便不难理解锦衣卫的待遇为什么是其它兵种的三倍了。
好男儿要当兵就当锦衣卫!
这是京师地区民众们的普遍认知。
“我要报名!”
“我要参加锦衣卫!”
“选我,选我呀!”
锦衣卫的七品文官刚读了一半的征兵告示下面的人群就沸腾了。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在几名锦衣卫士兵的呵斥下人群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七品文官这才得以解释征兵告示的下半段。
“大都督有言,此番与建奴开战锦衣卫必不畏生死。
为及时弥补阵亡之锦衣卫将士。
现招收预备役人员六千。
预备役人员非战兵,定期参加射击、军阵等训练即可。
平时可正常在家做工或务农。
凡登记在册的预备役士兵锦衣卫每月发放一两银子。
训练期间锦衣卫供应三餐,提供训练用衣帽鞋!”
“轰!”人群又炸了,比刚才那次还劲爆。
不用上战场打仗,只是偶尔训练训练就给一两月银。
重点在后边,训练期间供应三餐,还给发衣服、帽子和鞋。
围观的百姓们光是想一想便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这要是谁能当上锦衣卫的预备役,这生活品质立马就不一样了。
听说锦衣卫经常能吃到肉,偶尔还能吃到牛羊肉。
很多不争气的百姓已经在流口水了。
“我要报名!”
“我要成为锦衣卫的预备役!”
“要我要我,我身体很壮的!”
看着一片沸腾的人群,负责征兵的锦衣卫们全都挺直了腰板。
有一种叫做自豪感的东西在这些锦衣卫的身体里流淌。
按照沈战的安排,征兵事宜由军师李岩全权负责,张伟辅助。
李岩在内城设置了两个征兵点。
外城百姓比较多,李岩设置了六个征兵点。
午饭过后,从上帝视角可以看到一幅壮观的景象。
锦衣卫的八个征兵点前方全都排起了大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