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六多尔衮给沈战写了第二封信,进行了新一轮的恐吓。
这次恐吓针对的是沈战的私人军队。
沈战不可能放弃大明物资基地通州。
因此他的军队还真就跑不掉。
被逼无奈的沈战只得选择了下下策:
跟建奴大军死磕。
沈战跟多尔衮不一样,他的出身只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而已。
兵全都打光了沈战可以再去募,反正他的系统空间里有都是银子。
当多尔衮收到沈战的回信时他有点懵。
沈战的回信内容是这样的:
【战一小小锦衣卫百户尔,无所失去!】
我沈战只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没什么好失去的。
【锦衣卫保家卫国,死得其所!】
你不用拿锦衣卫大军的性命吓唬我。
他们打仗是为了保护国家和父母妻儿,死了也是值得的。
【吾乃大明第一抄家王,金银甚多!】
【大明乃天朝上国人口众多!】
【募十万兵举手之劳尔!】
我沈战是抄别人家出身的,黄金白银有都是。
大明别的不多就是人口多。
就算我的兵全都打没了,再募十万兵也跟玩似的。
对了,造枪造炮对我来说也毫无压力,我有钱!
【摄政王可敢与沈某比肩呼?】
你多尔衮敢跟我沈战比吗?
你手里有上亿两的银子吗,就算有你花得出去吗?
你们满清有大明这样的人口基数吗?
凭借八十万的人口爆十万兵出来,你表演一个我看看!
“噗!”多尔衮看过沈战的回信后吐出一口老血,气的。
吐过血之后的多尔衮反而觉得顺气多了。
“竖子沈战,一无耻小儿矣!”
多尔衮失态到大骂沈战是个不要脸的小人。
事情僵持到这里多尔衮真的尴尬了。
不打直接退走吧,他摄政王这张脸往哪搁。
虽然败仗都是多铎跟豪格打出来的。
但是多尔衮作为满清话事人绝对不能甩锅给二人。
否则以后多尔衮将很难服众。
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样子,出了事老大要负责解决。
真的发动全军猛攻通州城吧,多尔衮也就是吹吹牛逼。
为了一个沈战把满清的家底全部打光,那是二逼行为。
就好比后世的某些愤青、愤中、愤老。
这些人整天嚷嚷着:
“我的国家太软弱了。
多少年了连一仗都不敢跟人打。
那些管事的应该全部换掉。
换一批敢打敢拼的上来!”
这些二货所不知道的是:
兵者,凶器也,无故不可妄动之。
真要是发生了战争。
第一个月老百姓估计就吃不上肉了。
第二个月大家可能就吃不上青菜水果了。
到了第三个月还有没有米吃都是个问题。
别不信,也别犟。
后世那些经历战乱的国家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吃不上饭都是常态。
轻易不战,战则必胜!
轻易不撩,撩就拿下!
若做不到,那就忍着!
这是智者的思维模式。
你品,你细品。
满清话事人被沈战给将到那里了。
他的弟弟多铎和军师范文程一时都解不开这个死结。
此时的豪格发现了一个好机会,一个缓和跟多尔衮之间关系的机会。
豪格难得开了一回口。
“摄政王,不如我们跟那沈战约战吧。
阵前决生死,谁输谁撤兵!”
“咦!”多尔衮,多铎,范文程均眼前一亮。
这个建议妙啊,赢了获得一切,输了有台阶下。
“肃亲王,我军要如何约战?”多尔衮很感兴趣地问道。
豪格鸡贼地说道:“两军各出一名主将和一百勇士。
不准使用火器和弓弩,全凭勇武决斗。
先死光的一方为负。
若沈战输了他就要退出通州城。
且通州城的所有物资归我大清所有。
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