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尘拿出信笺一看,上面的内容却顿时令他一惊。
“使君足下如晤,今汉廷腐朽,气数已尽,悠悠黄天,如日之升!天下百姓,置身水火,翘首以盼,思慕太平!前者瘿陶一战,君起无名之兵,斩我部数万,上将数员,凡我圣教弟子,无不切齿。今我教右护法出关,将起义兵十万,不日与君会猎于魏。望君明顺天时,以免自误!”
“放肆!”张尘不由大怒,猛地一拍桌案。
“主公,出了什么事?”张合见状,急忙问道。
张尘将信递给了他:“你且看看。”
张合看后,也是一惊,道:“主公,此定是‘黄天圣教’所为!”
张尘脸色铁青,恨恨地道:“这帮逆贼,死而不僵,黄巾已然覆灭,尚且不识天数!竟敢兴兵犯境,本官要他来得去不得!”
张合皱着眉,面露几分忧色道:“主公,信上说,贼军起兵十万,但如今三县之兵加起来也不过三万,我们不可大意啊!”
“黄巾不过乌合之众,纵使十万大军也不足为惧。”张尘道,“儁乂,速速飞马传信三县,就说黄巾不日将攻打魏郡,命牵招、方平、沮授加紧操练兵马,随时准备应战!”
“诺!”
“另外,通知麴义、高顺,招募郡兵,加紧操练,你这几日也先回军营,整军备战。”
“诺!”张合应着,随即便退了出去。
张尘皱着眉,又细细地看着那封信,突然发现落款处写着“圣教主张宁拜上”的字样。
张宁!
竟是张宁!
传说中张角的女儿,原来她竟然就是“黄天圣教”的教主!
怪不得黄天圣教发展迅速!张宁是黄天圣女,是黄巾军的精神领袖,有她登高一呼,那些黄巾残部必然群起响应。
黄巾虽然已被镇压,但那些分散在各地的残部,若是集中在一起,还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说拥兵十万,张尘也不觉得奇怪。
张尘翻来覆去地看着那封信,心中却是有一丝疑惑。
张宁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
黄天圣教一直躲于暗处,董昭查了那么久也没发现他们的踪迹。他们若是要进犯魏郡,何不暗中偷袭?为何还要下这封战书?
难道,是觉得暗中偷袭太不光明磊落了?
张尘并不觉得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之前进攻瘿陶,若非张尘结合历史,提前洞悉了他们的目的,叫沮授去信董昭早做准备,只怕现在瘿陶早已经被偷袭得手了!
这封信,倒是颇为蹊跷。
似乎,是有意告知,好让自己提前做好准备似的。
究竟是为什么呢?
罢了,不管为什么,先行备战才是第一要务!
信上并没有说,黄巾会何时来攻,从此刻起,魏郡上下必须加强戒备,随时提防来犯之敌。
想到这,张尘当即修书一封,唤来差人,命他飞马传至瘿陶,面呈董昭。
黄天圣教的根基在钜鹿,张尘料想,敌军多半是从钜鹿方向而来。
于是,张尘在信中吩咐董昭,让他多派人手,在周边一带详加探查。
十万大军,就算化整为零,乔装成百姓的样子分批行进,也不可能不露出一点马脚。
然而,一连数日,都没有任何消息。
张尘派出多路哨骑,往钜鹿一带打探,但是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难道,那封信只是虚张声势,想要引起恐慌?
张尘心中暗暗思量,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张宁没有必要费这么大劲,只为摆一出乌龙。
而且,眼下秋收将近,或许黄巾是在等待秋收,想要打粮食的主意。
不行,一旦粮食有失,魏郡百姓将无活路!
想到这,张尘带着田丰匆匆赶来军营,召集麴义、高顺等诸将议事。
张尘铺开舆图,仔细地观察着图上的地形。
“孝父,三县征兵事宜进展的如何了?”
高顺道:“主公,牵招、方平二位将军已各招募一万五千兵马,但其中只有步兵和弓兵,并无骑兵。新军训练月余,战法号令已熟,只差临敌对阵经验。至于广平,经公与先生一番整肃,目前有新军一万二千人,其中还包括三千精骑。这些人中,有一半是参与了瘿陶之战的,战力比之另外两县新募之兵要强上不少。”
张尘都不禁有些惊讶,没想到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自己已经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