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林一死,冀州哗然。
郭嘉所虑之事果被言中,张尘之前派人前去结好各大世家,如今好几位家主纷纷称病,将来人拒之门外。
张尘对此却并不在意。
他杀辛林是依法办事,世家若不遵律法,不奉政令,那他要之也无用。他需要的,是真正和自己一条心的人。
不过,这场风波没过多久便平息了。
辛氏的继任家主上书表态,表示辛林触犯国法,目无纲纪,理当受刑。辛氏一族对此绝无怨言,今后必当恪守律法,遵奉号令。
上书之人,正是辛林之弟,辛评。
张尘看罢,心中甚喜,当即下令,征辟辛评为掾属,迁至邺城听用,征辟辛毗为南皮县丞。
这辛氏兄弟都是青史留名之人。弟弟辛毗后为曹魏重臣,能力极为出众,但因为有过叛主行为,张尘多少有些芥蒂。哥哥辛评却是个忠义之士,始终拒绝降曹,最终却因袁谭猜忌,忧愤而死。
因此,张尘更想将这样的人留在身边。
辛氏风波平息后,张尘很快就得到了众多世家的拥护。清河崔氏表示愿意交好,平原华氏也表示臣服。
华歆受征,出任平原令,张尘又得一人才。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但张尘却始终有些担忧。
他担忧的是辛林临死前说的那句话。
“……张帅和圣女一定会为我报仇的!”
张帅?圣女?
张帅是指张燕,那圣女呢?
难道,是张宁?!
黑山军与黄巾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么说来,也不无可能。
而且,那日在瘿陶城外,救走张燕的那个人,便是头裹黄巾,身穿黄袍,还会使用法术,多半就是黄巾的人!
看来,黑山军的幕后之人,就是黄天圣教,就是张宁!
张宁先前借助他的力量,除掉了管亥及其党羽。如今,她又扶持黑山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不得不说,她这一手棋下得,还真是妙啊!
“主公。”
一声轻唤,拉回了张尘的思绪,他抬眼一看,原来是沮授,不知走了进来。
“公与,有什么事吗?”
“主公,甘陵相刘虞刘大人,奉令前来。”
“哦?快,前厅奉茶。”张尘站起身,整了整衣衫,信步走出书房,往前厅而来。
来至前厅,只见一个中年文士负手立于厅中。
未曾近前,单看背影,张尘便觉眼前之人,颇有几分儒雅之气。
“伯安兄,幸会幸会。”
张尘笑着走上前,刘虞也随即转身,看到张尘的那一刹那,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讶异。
张尘打量着刘虞的面容,果然是文质彬彬,一副谦谦君子模样。
刘虞年近四十,身形略显清瘦,却不失挺拔之态,一袭苍青色的长衫,并无太多华丽装饰,显得质朴素雅。
【姓名:刘虞】
【拥有词条:仁德之心(金)、汉皇后裔(金)、灾害不生(金)】
【仁德之心(金)】:你广施仁政,在百姓心中颇有名望。(声望提升,治下民心提升)
【灾害不生(金)】:因你善修仁政,又有高尚淳朴的品德,你的治下盗贼绝迹,灾害不生。(治下治安不会下降,且不会发生灾害)
果然是能臣!虽然比起刘备的【昭烈仁德】差了些许,但也不遑多让了。而且,还有一个不会发生灾害的属性,难怪连幽州那样的苦寒之地,都能被刘虞治理得井井有条。
“伯安兄,久闻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子凡幸甚。”张尘笑道,“快请入座一叙。”
张尘言行举止,皆大方得体,却令刘虞不由一惊。
此人气度谈吐不凡,望之似人主之象!
刘虞打量着张尘,道:“大人莫非就是新任的冀州牧,张尘张大人?”
“正是张某。”张尘笑道,“早就听闻甘陵国大治,全赖伯安兄治理有方,故而才冒昧请兄前来一见,也好当面请教。”
“大人谬赞了。”刘虞道,“身为臣子,此乃分内之事。大人年少有为,下官在甘陵时,便已听说大人的诸般事迹。杀贪官、抚流民、破贼寇、驰援瘿陶、大败十万黄巾……桩桩件件,都令下官佩服不已啊!”
张尘笑道:“不过都是些微末小事,不值一提。听闻伯安兄到甘陵之前,甘陵国民生凋敝,府库空虚,流民四散。兄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