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你得盘着,你还有什么能耐?”
郑子明气得哇哇暴叫:“韩龙你吃了熊心,吞了豹胆,敢抓你家三王千岁。我把你万剐凌迟。”
韩龙说:“呸!你就痛快嘴吧,还不定谁把谁剐了呢!”
郑子明说:“我要见圣上。”
“行行,等万岁发落你,我们惹不起你。来,把他嘴堵上,放在一边看起来!等万岁传下口旨再定夺。”
半夜三更,郑子明大喊大叫,声音传得太远。太监把他衣襟撕下一块,把嘴堵上了。郑子明急得晃头跺脚,说不出话。
再说韩龙回到桃花官。见到韩素梅。韩素梅忙问:“怎么样?”
韩龙说:“大功告成,把郑子明抓住了。快请旨意!”
韩素梅说:“我、我、我害怕!”
韩龙说:“怕什么?”
“事情要漏了,咱兄妹的性命就没了。”
“到现在怕也没用,要把郑子明放了,我们今晚上都活不过去!怕也不行,非杀不可。即使将来我们抵偿兑命,今天也得杀他!反正他先死,咱后死。若是二十年后犯案,咱们就够本了,快去!”
“哎!”韩素梅回到屋中,看了看,赵匡胤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韩素梅双手摇晃赵匡胤的肩头,口中呼喊:“万岁,您醒醒,万岁请上龙榻歇息。”
喊叫数声,赵匡胤微睁二目,朦胧中看看韩素梅:“梓潼,天到何时?”
“快到三更。”
“我御弟郑恩呢?”
韩素梅说:“别提了,方才郑王爷讲古比今骂你,你还记得吗?”
赵匡胤说:“哦!对对,朕和他争吵两句,他脾气不好。”
韩素梅说:“他把你比作隋炀帝,骂你是昏君,然后不辞而别,拂袖而去。妾身拦他不住,险些被他推倒。他欺君罔上,为何不处治?你怎么那么怕他?” “爱妃,非是我怕他,我是让着他。我和他是换命的弟兄,网开一面。要是他人横行,一定杀之。”
赵匡胤一个“杀”字出口,就听外面有人说话:“臣遵旨。”赵匡胤隐隐约约听见“遵旨”两字,忙问:“外边何人?”
韩素梅忙说:“万岁安歇吧。”说完,伸出玉腕搀着赵匡胤上了龙床。
外边说话的正是韩龙,说声“遵旨”,回到分宫楼高喊:“万岁旨意下:汝南王不法,冒犯天子,欺君罔上,就地杀之。”
几个太监一听吓了一跳,忙问:“杀郑王?”
韩龙说:“对!”
“谁传旨?”
“万岁呀!”
“听清了?”
“错不了!郑子明欺君犯上,万岁传旨:杀之!”
可怜郑子明被奸臣暗算,就在分宫楼前,十字路口被杀。取下人头,粘上石灰,放在托盘内,用红布蒙好,等天亮交旨。他尸体被放在道旁沟内,用芦席遮上。太监打扫血迹,收拾干净。
杀了郑子明,这几个太监害怕了,忙问韩龙:“国舅爷,万岁酒后杀郑王,等酒醒了能不能不承认呀!”
韩龙说:“不能!一切有我呢。”
天光放亮,今日是大朝,天子升殿,文武见驾已毕,韩龙手捧托盘见驾:“臣交旨。”
赵匡胤纳闷,韩龙交什么旨?我叫他干什么了?忙问:“韩爱卿,托盘内装的何物?”
韩龙说:“请万岁过目。”
赵匡胤以为是外地官员送的礼物,一招手,近臣将托盘接过来,放在龙书案上。赵匡胤揭下红布,低头一看,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头发散开,挡住脸,看不清面目。赵匡胤头皮发奓,起一身鸡皮疙瘩,急忙把红布盖上了。
赵匡胤是马上皇帝,武夫出身,疆场杀敌,出生入死,什么也不怕。今天在面前摆个人头,他也害怕。忙问道:“韩龙,哪来的人头,是谁的人头?”
韩龙说:“回万岁,是叛臣汝南王郑子明人头。”
这一句话像半悬空打个炸雷一样,金殿的文武官员全都“啊!”地一声,齐往前挤,要看人头。赵匡胤不相信是郑子明的人头,冲两旁摆摆手:“众卿肃静,待朕问清。韩龙,此乃金銮宝殿,不可玩笑,人头是谁?”
韩龙说:“郑子明的,你看看呀!”
赵匡胤二次打开红布,把人头的头发往后拢了拢,露出脸面。赵匡胤仔细一看,认出来了,是郑子明脑袋。赵匡胤一口气没上来,昏过去了,倒在地上。金殿乱了,像炸窝一样,有的扶起皇上连喊带叫,有的过来拿起人头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