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皇帝赵匡胤,看见来人从盒里拿出一样东西。此物有小孩巴掌大,其形状像个佛手,上挂一条金链。这佛手是用黄色宫缎做成,外边用五色丝线绣着两条龙,为“二龙戏珠”。龙的眼珠子镶嵌宝石,佛手周围挂着串串珍珠,精工细做,十分好看,里边装得鼓鼓的。这个东西拿出来香味扑鼻,闻到这股香气,只觉得头清眼明,神清气爽。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呢?此物叫“珍珠佛手香囊”,是古代妻子为丈夫、母亲为孩子做的装饰品或纪念品。里边装的上等香料和药物,带上它可以解毒、避瘟、清热、祛邪,好处太多了。这个佛手香囊很贵重,是宫廷内皇家之物。
赵匡胤看见香囊,触景生情,心里不好受,眼中含泪,抬头看看来人,立刻认出来:是他到了。
这个身穿孝服,要杀赵匡胤的人是谁呢?
此人姓李名重进,是山西太原人。想当初,赵匡胤不得第时,无家可归,随着盟兄柴荣投靠元帅郭威。郭威的妻子柴氏是柴荣的亲姑妈,郭威是柴荣的姑父。柴荣和赵匡胤是磕头弟兄,所以赵匡胤管郭威也叫姑父。郭威有个姐姐叫郭玉莲,嫁到山西李家,所生一子就是李重进。李重进这个人有点歪才,文武精通,一直为官镇守扬州。后来赵匡胤和柴荣,保郭威扯旗造反,打败北汉王,建立周朝,郭威当上周朝的皇帝。郭威贵为天子,万事如意,就是没有儿子。郭威就想把外甥李重进过继为子。柴王妃不同意,说李重进岁数大,脾气粗暴,她不喜欢。想过继她娘家侄子柴荣。柴荣聪明孝顺,把郭威夫妻哄得眉开眼笑,最后把柴荣册封东宫守阙殿下。柴荣成了郭威的儿子,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两人成了姑表弟兄。因为李重进是国家命官,公务在身,不常到郭家,所以,他和柴荣、赵匡胤等人很少见面。
李重进有本事,为人诡诈,保过晋朝、汉朝、周朝,是三朝为官。郭威当皇上封他为淮南节度使,镇守扬州。郭威驾崩后,柴荣即位,又加封他中书令,镇守青州。柴荣死了,小太子柴宗训继位,他仍在青州。不久赵匡胤登基,废周建宋,周朝老臣官复原职,有的加官晋爵,所以各地州官、知县、节度使,纷纷投靠赵匡胤,成了宋朝的命官。
唯独李重进不降宋,把赵匡胤恨之入骨。
他想:我是周朝的皇亲,姓赵的从哪儿冒出来的?不是正根儿!他决定兴兵讨伐,灭宋扶周,保小幼主柴宗训重建朝廷。他几次要出兵,又怕自己兵微将寡,打不过赵匡胤;他想和南唐联合打宋。就这样,派去使臣到南唐国都金陵,见着唐主李煜,说明来意,李煜犹豫不决。他的护国军师于洪,极力主张出兵,灭宋兴唐。他想收复江北的十四州六十县,这十四州是赵匡胤头次下南唐打下来的,还想抢回去。一个要兴唐,一个要兴周,志向不同,灭宋的心一样。李煜派大将朱叉关元帅刘孝带兵一万和李重进合兵一处,抢关夺城。老道于洪在后加紧练兵,准备和宋朝决一雌雄。为了刺探宋朝兵力情况,派朱叉关元帅刘孝到汴梁下战表。前边下战表宣战,后边开始起兵开仗。
李重进和刘孝集聚两万人,抢关夺塞,来势凶猛。宋朝官员纷纷败走,南唐得下数座关城。大兵继续往前推进的时候,赵匡胤御驾亲征。先锋官呼延凤十分勇猛,复夺城池,连日来抢回县镇,杀退南唐兵马,吓得南唐兵抱头鼠窜,退到朱叉关。
朱叉关主帅正是李重进和刘孝。二人商量怎样才能保住朱叉关。李重进说:“赵匡胤带五王八侯,发来倾国大兵,锐不可当;咱们兵微将寡,开兵见仗准吃亏,又不能弃关逃走。唯一的办法,用智谋巧胜赵匡胤。”
刘孝说:“冲锋陷阵我首当其冲,动心眼我暂时没有好主意,这么办,你出主意,我照办吧。”
李重进说:“自古有那么一句话:打蛇先打头,擒贼先擒王。咱要是把赵匡胤抓住,宋兵不打自乱。”
“你说的是笑话!赵匡胤现在是一国之君,未曾动身行兵,保驾的文武官员,多如牛毛,像苍蝇一样围前围后。想行刺,我们到不了他身旁;要是打仗,宋国有的是将官,还用赵匡胤出马吗?他不上阵,怎么擒住?”
李重进说:“我有办法。现在宋兵还没到,咱们兵分两路,你带兵守在城内按兵不动,如果宋兵先锋队到了,他讨敌你别出城。多备灰瓶炮子和滚木,死守城池。他们打不开朱叉关,就得守在城下,把他拖住。我领一伙亲兵卫队,绕出城去,打探赵匡胤的行踪。只要摸着他行军路线,找一个险要之地埋伏好,半路劫杀,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要见着他,把他见不得人的丑事揭露出来,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