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打开。朱叉关主将,善守能防,请元帅等候几天。高怀德升坐宝帐,君臣共议朱叉关战事。
苗从善说:“前几天朱叉关主帅李重进,在半路设伏兵,劫杀万岁,他一走,关城空虚,不敢应战。现在李重进回关为何还不出城?难道说在等候援兵吗?”
高怀亮说:“李重进这个人是条狼,不可交。万岁放他走,留他一条命,回朱叉关就该献关投降,到现在一点动静没有!”
苗从善说:“关城主将非一个人,这座城是南唐李煜的。李重进镇守扬州,他在城里寄人篱下,说了不算数,主要靠南唐元帅守城。”
赵匡胤问:“唐朝主将是谁?”
高怀德回答:“此人叫刘孝。”
赵匡胤沉思片刻,然后说:“这个名字好熟呀!”
苗从善说:“我听说到汴梁下战表的唐朝使臣叫刘孝,和朱叉关的主帅是不是一个人?”
赵匡胤说:“对!下战表的刘孝,孤记忆犹新,这个人精明强干,英雄气概,朕十分喜爱,明日同去前敌,我要收降刘孝。”
高怀德笑了笑:“万岁,您有爱将之癖,怕的是刘孝不识真主。”
“孤要亲自劝他,给他高官厚禄,哪有不降之理。”
“既然如此,就依圣上。”君臣商定,一夜无话。
次日起兵,下午大队人马到朱叉关外,离城十里是先锋官呼延凤的营盘。呼延凤接驾,兵马安营扎寨。没等安顿好,朱叉关内炮声响亮,城门开放,从关内冲出两千多人,二龙出水分为左右,中间高挑主帅旗,红旗黄火沿,白月光,上绣黑色斗大“刘”字,旗角下一员大将,正是朱叉关主帅刘孝。
刘孝为何今日出战?前回书中交待过,他和李重进定计,一个伏击赵匡胤;一个死守关城。所以那边李重进打伏击,这边他高挂免战牌。等到李重进伏击失败,领着残兵抬着棺材回城,刘孝大吃一惊,细询问经过,李重进说:“我乃战败之将,不能为你们出力。我在城内帮你守城,你速派人请援兵,保住朱叉关。”
刘孝不服,要和宋军决一死战。李重进百般相劝,不要以卵击石。所以,刘孝二心不定,迟迟没能出战。昨日,南唐的军师老道于洪派人送信,叫刘孝按计行事。刘孝打开密书,看过之后,胸有成竹,心花怒放,按着于洪的安排,整忙了一夜,闹得城内鸡飞狗咬,人喊马叫。今晨出兵,要会会宋将。刘孝立马擎枪讨敌叫阵。
蓝旗官跑到大账报信:“启禀元帅得知,南唐兵将讨敌叫阵,请元帅派兵出征。”
“再探再报!”
“是。”蓝旗官下帐去了。
苗从善心中起疑:“城中刘孝多日不战,今天为何讨敌?是否其中有诈?” 赵匡胤说:“我们发来倾国之兵,还怕朱叉关的元帅?孤王亲临前敌去会会唐将。”
高怀德说:“万岁可以在营门外观察敌情,不要上阵。待本帅派将。”
话音刚落,先锋官呼延凤手提战裙来到帅案前。“元帅,末将无能,未能打开关城,有负圣恩,今日敌军亮队,请元帅给末将立功赎罪之机。”
高怀德说:“好!呼延将军,给你三千人,疆场交战,祝你走马取关城。”
“遵令。”呼延凤转身下帐点兵。高怀德陪着赵匡胤奔疆场观战助阵。
再说呼延凤带着副将,来到帐外,吩咐一声:“来人!备马抬枪,响炮出兵。” 三声炮响,惊天动地,宋兵如猛虎下山来到疆场,一字排开,压住阵脚。呼延凤在先锋旗下带住征驹:“吁!”闪目观望,只见迎面旗下,站着一匹白龙马,马上之人银盔素甲,白罗袍,二十多岁,面似淡金,浓眉大眼,颏下微须,两眼有神。手擎亮银戟,威风凛凛,杀气逼人。仔细一看,认识,正是下战书的刘孝。
呼延凤一马当先冲到阵前,问道:“对面的将军可是刘孝吗?”
那刘孝离开队伍,催马来在呼延凤马前,二马对头,说道:“然!俺正是朱叉关的主帅。你是什么人?”
“我乃大宋朝武德皇帝驾前称臣,元帅高怀德麾下调遣,你家先锋官,复姓呼延单字名凤,号叫寿亭。”
刘孝一听说是呼延寿亭,不由得马往后退,上下打量一番。这叫: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呼延凤的名声太大了,大宋朝开国四家王子:呼、杨、高、郑,就有呼延凤。呼延凤保的是河东晋王刘崇。赵匡胤下河东打到太原,守太原的元帅就是呼延凤。赵匡胤攻打多次没能打开。呼延凤有勇有谋,治军有法,用兵如神。后来刘崇宠信奸贼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