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死!”
话音刚落,郭威催马到在高行周的马前:“高王兄,久未相见,一向可好?郭威有礼了。”这叫先礼后兵。
高行周一见郭威,压不住火:“反贼!你身受皇恩,不思报国,兴兵造反,本王奉旨讨伐逆贼,要尔性命!”说完,双手合枪,奔郭威便刺。
郭威拨马闪开:“高王兄,且息雷霆之怒,莫发虎狼之威,容本帅把话说完。”
高行周说:“你乃国家反叛,有什么可讲的!”
“高王兄,你在高平关,不知朝里的事,怎能知道我郭威的苦处。”
“你叫什么苦,你是先皇托孤的老臣,紫袍金带,留守邺都,有什么苦?”“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自从刘承佑登基以来,信奸逆忠,一心除掉老臣。奸贼苏逢吉和国舅李业心怀叵测,残害忠良,杀死史弘肇、王章、杨彬,又把三个人的家眷斩尽杀绝,还派人到邺都去杀本帅。我被事所挤,才兴兵讨伐昏君,替死去的忠良报仇。想不到高王爷带兵阻拦,你我相识多年,没有深交,也没有冤仇,井水不犯河水,最好我们别伤了和气,你闪开道路,放我们过去,免动干戈。”
“郭威!史弘肇虽死,可落个“忠”字;你这一造反,骂名千载。你这是以报仇为借口,要夺汉室江山!”
“我造反也没什么不对的。昏君既无情,休怪我们无义,这回就要废除昏君,另立明主。”
“郭威!就凭你的能为,能改朝换代吗?你会什么?”
“高行周,你不识时务,高家枪法再厉害,也救不了刘承佑的命。昏君好话说尽,坏事做绝,众叛亲离,失掉民心,你一个人能救得了吗?手大遮不过天!本帅扯旗以来,深得人心,有多少仁人志士来投。如今兵多将广,士气正旺,若要交手,你这条老命也保不住。”
“郭威,你会什么?谁我都服气,就是不服你,当初的事儿你都忘了?”
郭威一听这几句话,脸红了,脖子青筋蹦起来多高,舌头短了一截。
郭威真怕高行周。那为什么呢?这里有一段缘由:那还是高行周刚出世,到鸡宝山报号会战王彦章。梁朝大将王彦章,十分厉害,手使四百八十斤大沙篙,会过十三太保李存孝。有那么句话:君主数霸王,将中数存孝。这两个人最厉害。
李存孝是李克用的第十三个儿子,飞虎大将永安公。据说长得板肋球筋,黄面金睛,没遇着过对手,他死的时候,是五车争身。王彦章会过李存孝,李存孝死了之后,王彦章就是横勇无敌,谁也打不了。东平王高行周十二岁替父报仇,大战王彦章,那段书叫《五龙二虎会彦章》,把他逼死,高行周就以此成名。
有一回高行周在兴隆镇饭馆吃饭,遇见火山王杨衮了,两个人初次见面谁也不服谁,打在一起。街上围了很多人,把道路堵住。正好郭威和刘暠打这路过,前边打仗过不去,刘暠叫郭威去把人赶散。郭威到了跟前,把杨衮和高行周分开。高行周不听劝,和郭威打起来了,结果郭威败了,叫高行周踢了一脚。就这一脚,郭威记了一辈子,深知高行周能为比自己高得多。后来高行周保了刘暠,两个人同朝为官,以前的事也就压下去了。今天成了仇敌,交起手,郭威还真不行。高行周这一羞臊他,这脸上可有点儿挂不住了,伸手摘刀,想找找面子。高行周刚要动手,孟金龙催马来到疆场:“王驾千岁,让我打这阵。”
高行周不愿意,怕孟金龙抓不住郭威,让他跑了再就不好抓了。可孟金龙已经上来了,又不好叫他回去,只好让给他啦。
高行周一走,军师王朴叫赵匡胤上阵,换回郭威,让赵匡胤会战孟金龙。这两位是熟人呐,见面就各举兵刃打在一块。孟金龙青铜刀刀挂风声,一招比一招快,一招比一招凶,恨不得一刀把赵匡胤劈死,一边打一边喊,真凶呀!可就是砍不着。赵匡胤棍招是受过异人传授,又有独创,招数巧妙,变化无穷。谁都知道“高家枪,赵家棍”,就是说赵匡胤的棍招是公认的一绝。
别看孟金龙刀法纯熟,力大过人,和赵匡胤比,还是“油渣儿发白-短练(炼)”。赵匡胤打着打着,棍招见慢,只是招招架架不往里进招。孟金龙高兴,心想:赵匡胤有前劲没后劲,渐渐不行了,不能放他!再有几招就胜啦。这时二马错镫之后,应该踅回来。赵匡胤不回来,败走了。孟金龙死追不放,很快追了个马头连马尾,大刀一举照赵匡胤后背劈下去,大刀一落再看人没了。原来赵匡胤要用败中取胜的招数赢他。他一看刀砍下来了,左脚一敞裆,右脚一带绷镫绳,这匹马突然调过头来,两匹马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