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呀!”周朝兵将奔佘塘关冲过去。
兵败如山倒,佘表看关城保不住,弃关逃走,父子三人金命水命不顾命,一口气跑出二十多里地,回头看看关城掉下了眼泪,摘盔卸甲包好,挂在得胜钩上,家也不能回了,怎么办?奔晋阳吧。
书要简短。这一天父子三人到在晋阳城外,佘表带住缰绳:“儿呀,别进城了。你们俩远遁他乡,逃命去吧!”
“爹,这是为什么?”
“为父乃汉朝老臣,为国忠则尽命,佘塘关失守,就该与关同休。现在为父逃到晋阳,刘王爷非杀我不可,你们俩跟我去,也得项上餐刀,不如逃走,好接续佘家香烟后代。”
佘虎说:“不!我们哥俩不能走,跟您一块进城见王爷,城池怎么丢的?不是倒卖,不是没守住。是杨衮吃里扒外,带他儿子打佘塘关,你的走线鞭叫杨衮给破了,才丢失关城。咱到晋阳状告杨衮,卖国投敌,保了大周,刘王爷不会怪的。”
佘表想了想说:“也对!这口气真没法出。刘王要把杨衮抓住,也算报了仇啦。”
佘虎说:“咱家全扔城里,能不能被害?”
佘表说:“有赛花在家,不会出错。即使有危险,着急也没有用,先顾燃眉之急吧。”拉马进城,也没休息,直接奔午门外,将马拴好。整整衣襟,来见守门的王官:“众位,请转奏王驾千岁,就说佘家父子求见。”
“请余令公等一会。”说完殿头官奔银安殿。
今天,北汉王刘崇正在银安殿议事。刘崇是后汉刘知远的叔伯兄弟,刘知远封他为王,守在河东。这个人文武全行,治国有方,又会用人。他手下有三十六座山,四十八座寨,十二家令公,文官大丞相欧阳芳足智多谋,武将河东大元帅白从辉、镇京帅呼延凤。河东兵精粮足,治理很好。他错就错在他无故地要叔报侄仇。他侄子刘承佑一死,江山归给大周,刘崇就不服这口气,向大周打去战表,要灭周兴汉,替他侄子刘承佑报仇。结果,失去天井关和汜水关。如今佘塘关失守,白从辉要复夺天井关,不但没成功,反而损兵折将。现在这些败将全回到晋阳,君臣正在银安殿商量退兵之计。
正这时,殿头官来到银安殿;“启奏王驾千岁,今有佘塘关令公佘表父子三人,要上殿见驾,现在午门外候旨。”
刘崇说:“宣他上殿!”
“是!”殿头官往下传旨:“王爷旨意下,宣佘表父子见驾!”
“臣,遵旨。”佘表答应一声,领两个儿子来到银安殿,头都没敢抬,跪在丹墀:“罪臣告见王驾千岁、千千岁!”
刘崇一看佘表,二目无神,满面灰尘,胡须全打卷了,眼窝深陷,哥俩趴在地上不敢拾头。就知道佘塘关完了。“老爱卿你老何罪?”
“千岁,臣将余塘关丢失了。”
“关城怎么丢的?”
“臣受千岁重托,镇守佘塘关。小儿赵匡胤派兵攻打,微臣鞭打高怀德,连胜数阵。没想到,火山王杨衮明助大汉,暗投周营,带子杨继业,攻打余塘关。我将杨继业打伤,那杨衮上阵和我决一死战。我用走线鞭打他,老儿杨衮反用走线锤破了我的银鞭,又打伤微臣,赵匡胤乘机夺下关城。微臣本应与关共休,又怕我主不知城池失守,无人送信,误了国事。故此,我父子进京请罪,请王爷速发兵,捉拿杨衮。”
“佘爱卿免礼平身。你镇守佘塘关,为国操劳,孤王不怪。那杨衮的事,孤早知道,崔虎和孙令公都已讲过,这个账早晚要算。老爱卿,好好将养身体,等伤势好转,帮孤守城!”
“谢千岁。”这会,佘表的心才放到肚子里。他擦了汗水,站起来:“千岁,赵匡胤抢关夺寨,眼看打到晋阳,应该速想良策,免得城池失守。”
“佘令公不用担心,孤王早有退兵之策。”说到这,他往身旁一指:“你看,这位是我们请来的老英雄。有他帮忙,退兵不费吹灰之力。”
这回佘表才注意,在刘崇左上首坐着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年过六旬,个子不高,骨瘦如柴,头带九棱巾,身穿古铜色长袍,上绣俊禽,腰系杏黄丝绦,青色中衣,白袜厚底云头鞋;往脸上看:奔楼头,凹鼓脸,两道肉扛子眉毛,一对绿豆大的小眼睛,漏孔鼻子,大蛤蟆嘴,薄嘴唇,招风的耳朵,稀稀拉拉的几根胡子。手拿蝇甩子,往那一坐,闭目养神,凡人不理。要不是蝇甩子动来动去,以为是死人呢!怎么看,怎么像死了五百年的干尸,怪吓人的。身后站着位大将,这个人个子太高,把银安殿都显得短了。
佘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