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传旨,请郑子明入宫饮酒。郑恩不知道是桃花妃子定的计策,以为是弟兄团聚,要推心置腹地谈谈心,毫无戒备。辞别王妃陶三春,来到府外,飞身上马奔皇宫内院。
来到皇城楼下,带住战马:“哎!门军开城呀!圣上叫我入宫伴驾。”说完,下马拿出入宫牌。内侍开开皇城。“请郑千岁入宫!”
郑恩将缰绳交给内侍,另有太监带路直奔分宫楼。每天分宫楼前,挑起五色宫灯,照如白昼;今天黑洞洞地,郑子明问太监:“公公大人,万岁找我干什么?”
太监说:“吃酒谈心。”
“我二哥在哪儿呢?”
“在桃花官候等。”
“什么?他在桃花宫?”
“正是。”
郑子明心里不痛快:从韩素梅进宫,我二哥就三天不朝。看她那妖气样,不是个好东西,我二哥上哪个宫不行,单上桃花宫!知道这个我都不来。又一想,到桃花宫也好,我教训教训韩素梅,别老迷着我二哥。他憋着一肚子气,跟着太监穿宫过院,拐弯抹角来到桃花宫外。往里边一看,灯火辉煌,歌声悠扬,笙管笛箫,“嘀哒”、“嘀哒”好热闹。郑子明想:这可不错,什么也不干,天天唱,夜夜唱,多咱把江山唱没了,就该哭了。
书中交侍,今晚桃花宫设宴,请韩龙和郑子明,韩龙先到,郑子明来晚了,赵匡胤等不得,和韩氏兄妹先喝上了。这兄妹左右相陪,赵匡胤爱听什么谈什么,推杯换盏喝上了。
韩素梅说:“万岁,贱妾和官女新学了一曲《凤求凰》给您助助酒兴。”
“妙哉。”
韩素梅叫宫女给伴奏,韩妃子轻敲象板,慢启柔喉,唱起《凤求凰》。声音似黄鹂鸣柳,婉转动听,官女随歌起舞,风度翩翩如孔雀开屏。
赵匡胤手端玉杯,痴着脸儿呆看,意乱神迷。韩龙频频敬酒,赵匡胤已有五分醉意。
这时郑子明到了,听见里边弹拉歌唱,大喊一声:“这是什么动静,吱哇乱叫?”这一嗓子像打个炸雷,吓得宫女和韩妃都停下来,乐声嘎然而止,一个个规规矩矩,退到两厢。国舅韩龙听出是郑子明的声音,吓得急忙站起:“万岁,微臣回避一下,等郑王消气,我再来陪席。”
赵匡胤说:“不用怕,有寡人给你做主。”
“不,万岁!郑王爷一来,碰头打脸多有不便,臣告退。”韩龙慌忙溜出来,躲到另一个房内听动静。
郑子明来到宫厅门口,内侍进门见驾:“万岁,汝南王在门外候旨。”
赵匡胤说:“三弟到了,快请他进宫吃酒。”
“是!”内侍出来见着郑恩:“郑王爷!万岁有请。”
“遵旨。”郑子明启帘笼来到屋内参王拜驾,施君臣大礼。赵匡胤欠身离座,拉起郑子明:“御弟平身,请坐。”
“谢皇兄!”
“御弟你来得正好,我正和你皇嫂饮酒,就缺你来陪席,来来,你见见,这是你皇嫂韩素梅。”转脸对韩素梅道:“梓潼,这就是我常和你讲的、朕的御弟、汝南王郑恩,字子明。”
韩素梅手提罗裙,来到郑恩近前道万福:“小妃韩素梅,参见王驾千岁,千千岁。”
郑子明就怕和女的说话,见着女的嘴不好使,见韩素梅给他行礼,他不知道怎么办好了,不会说客气话,用手相搀不合适,男女有别,不搀又不礼貌,急得他脸红脖子粗,半天冒出一句:“二哥,这女的是谁?”
韩素梅挂不住了,以为郑子明装傻充愣,故意不认难为她,羞得她不敢抬头。赵匡胤不太在意,忙说:“兄弟,她是你二嫂,桃花妃子韩素梅,前几天纳入桃花官。”
“啊、啊,对,我想起来了,韩娘娘,免礼呀!”
韩素梅强压怒火,说道:“谢千岁。”说完,像一阵风一样回到赵匡胤身旁坐下。
郑子明问道:“万岁,找微臣入宫有什么事?”
赵匡胤说:“请御弟饮酒作乐。你二嫂能歌善舞,叫他给咱唱一段,助助酒兴。”
“好呀。我就爱喝酒。换个大杯,小杯不过瘾;至于唱唱跳跳嘛,我不爱看,一看头痛眼花。”
赵匡胤说:“咱们喝吧,请!”二人对饮。韩素梅亲把银壶给倒酒,她看郑子明酒杯空了,急忙斟酒。
郑子明拦住:“我自己会倒,用不着你!”
韩素梅连忙放下酒壶。赵匡胤一看郑子明别别扭扭地,不敢叫韩龙出来了。郑子明也不自然,总觉得不舒服。转眼,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