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保和曹金山,被胖孩子摔倒,惹得看热闹的人哄堂大笑。二人恼羞成怒,站起来冲小孩瞪起双眼。
高君保说:“你是哪来的野小子,敢暗下毒手伤人?”
曹金山说:“小娃娃!你勾火叫我们打架,你看热闹,你也太坏了。看我们俩打得没劲儿了,你再动手把我俩打倒,今天不能饶你。”
小孩笑嘻嘻地说:“你们俩不知道害臊!挺大个子,为吃饭打架,不如三岁顽童。出门的时候,你娘没嘱咐你们不许打架吗?还管我叫娃娃,冲你们俩办的事儿,像个穿开裆裤的孩子!你俩打架,伤着谁也不好,我给你们俩拉开,应该谢谢我,冲我生什么气?还要和拉架人动手?那就过来吧,小爷我就爱打架,打架比吃包子都香,一天在山上常和老虎、豹子、黑瞎子打斗,今天逗你们玩玩!”
高君保说:“你这孩子骂人?”
“我没遇见人,是人不该和拉架的打仗,你们俩是一块上,还是单打独斗?”
高君保说:“怎么打都行,我们就想叫你也趴下,来个一还一报!”
“叫我趴下的人还没生下来呢!”
“野小子,你不用卖狂,接招!”
高君保抬手来个“穿心窝里炮”,小胖孩“滴溜溜”闪身躲开,一个“小鬼推磨”打高君保。高君保使个“横推八匹马”,小孩来个“乌龙摆尾扫堂腿”,直奔高君保下半身。高君保垫步拧腰一提气,纵身起来三尺高,往下一落使个“猛虎扑食”奔小胖孩儿打来。小胖孩儿身形一闪快似狸猫。高君保扑个空。这一招没打着,看热闹的都给小孩儿喝彩。高君保心里着急,恼羞成怒。一招快似一招,一式快似一式,小孩毫无惧意,越打越精神,拳挂风声,高君保渐渐不敌。
曹金山站在一旁暗暗琢磨,这个孩子是谁家的?有这么好功夫?这要到前敌,一定是员猛将。就是太顽皮,太淘气,看样子穿粉衣服的公子不是对手,我过去把小孩抓住,找找面子。
想到这儿,曹金山上来,来个“扁踹卧牛腿”踹过来,说时迟,那时快,眼看要踢在小胖孩软肋上,周围看热闹的人都生气,两大个子欺侮小孩,都替小孩握把汗,有的吓得把眼睛闭上,不敢看。那小孩一个“燕子抄水”,“噌”起空了,真是身轻如燕,众人一齐叫好:“好!好功夫!”
这三个人插招换式,各显其能,不敢大意,小孩嘴里念叨:“俩打一个你们欺负人,我娘不让我伤人,要是叫伤,把你们俩抓住,来个金钟撞大头,把你们的脑袋撞漏,打吧!打饿了上楼吃饭,小祖宗陪着。”
曹金山和高君保虽然心里生气,也不敢用真功夫打,怕伤着小胖孩,打着打着,两人都明白了,不用真功夫不行,打不过人家,这孩子力气太大,两人加一起也没有他一个人劲儿大,不用真功要败在这娃娃之手。想到这,这两人火气上来,可就拼命了。
小胖孩人也急了:“你们俩拿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给你们拉架,不但不谢谢,反倒合伙打我,真是我无伤人意,人有害我心,别怪小祖宗下毒手了。”这孩子拿定主意要施展绝招取胜。
说了半天这孩子是谁呢?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这小胖孩儿,是顺国侯石守信之子叫石英。今年一十五岁,他随母亲安氏住在离京城五十里地的一个镇子上。石守信在朝中伴君,回家时候很少,家中一切由夫人安氏照管,安氏只生石英一子,爱如珍宝。这孩子长得漂亮,聪明伶俐,力气特别大,同龄的孩子都没他有劲,从小好动不好静。
六岁那年,被云游天下的西昆仑山九天古刹大慧禅师看见了。那大慧是得道的高僧,见石英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上前摸摸石英的手、胳膊、腿,发现是练武的上乘好料,就到家中同石守信商量,要把孩子带到西昆仑山深造。石守信十分高兴,当时排摆香案,叫石英磕头认师,三天后大慧禅师便把石英带走了。没过多久,赵匡胤下南唐御驾亲征,石守信随军出战。
那石英被带到庙内,大慧禅师教他习文练武,整天在山上跟着小沙弥砍柴、提水、种菜、收粮,力气越练越大,到了八九岁,小手又粗又硬,像铁钳子,胳膊腿像铁棒子,登山追兔子抓山鸡,空手敢和猛兽斗。大慧禅师为了增强他的体质,叫孩子吃荤,打来野兽在庙外山谷内烧吃、煮吃,又找来各种名贵药材配制补药,为石英强筋壮骨。
为使石英一举成名,无敌天下,专门教石英练锤,开始用小锤,每半年换两柄锤,每换一次增加五斤分量,逐渐加重,经过九年苦练,功夫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