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在万岁面前替我们请罪,二来在军中听差,出力报效。”
曹彬没有回答,郑印说话了:“行呀!营中二路元帅是我娘,我娘是女的,女元帅、女将官,又有女兵,太好了!”说到这,他看看肖引凤。肖引风含羞地点点头,表示乐意。
曹彬说:“好吧!明天咱们一块走。”
郁金豹说:“曹侯爷!我也到寿州去。”
曹金山急忙拦他:“你不能去,你们兄妹,一个留家,一个去前敌,都走了,二老无人照顾。”
“得了吧!我爹有儿子,他指望我;我肖伯父和花三叔没儿子,他们就不活了?”
“话不能那么讲,没有就不惦着了,有儿子到前敌,老人不放心,就你这么个独根苗呀!”
“这叫啥话,一个儿子有啥稀奇,郑少王爷,你、石英不全是哥一个吗?”
曹金山被问住了。郁文说:“金山呀,叫他去吧!”
“是。”金山这才答应。天至三更,众人散去。
次日清晨,用罢早饭,杨家五百子弟兵,早已集齐准备出发。肖升准备十车粮食和昨日缴获的兵器,带到寿州,以表诚心。三员女将披挂整齐聚在帅堂。肖升、郁文、花庆祥带城中副将给各位饯行,一直送到城外,才洒泪分手。
路上无书,不再多叙。众将很顺利的到达寿州北城外,纷纷下马。郑印叫城,守城的军卒认识郑印:“郑千岁回来了!路上辛苦。”
“心不苦,肝苦呀!快开城吧!太原侯和金台御使回来了,有要事面见圣上。”
“郑王千岁,你身后那么多人是干什么的?”
“是我们请来的英雄,帮助咱们打南唐。”
“那些人没有元帅将令,我们不敢放进,请他们候等。郑千岁!你们先进城可以吧?”
“可以,可以。”郑印告诉男女众将等着,他和曹彬、潘仁美先进去。军卒一阵忙活,吊桥落平,城门开放。三位打马进城,直奔帅府。
自从郑印搬兵走后,赵匡胤度日如年,城头高挂免战牌,每天和军师对坐叹气,搬兵的走了好几个,一位也不见回来,陶王妃惦记儿子,坐卧不安。
今天赵匡胤、陶三春、苗从善、高怀亮等人坐在帅堂上发愁。内侍进来报信:“给万岁道喜!汝南王郑印,太原侯曹彬,金台御使潘仁美回城,要见驾交旨。”
赵匡胤听了又惊又喜,展开龙眉,换上笑容:“谢天谢地,总算都回来了,快快请进。”
时间不大,郑印、曹彬、潘仁美走进帅帐,撩衣跪倒。“臣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把三个人拉起来,挨个观看,全变模样了,特别是郑印眼窝深陷,又黑又瘦,看出吃了不少苦。赵匡胤看罢真心痛,眼中含泪说:“三位爱卿可想死寡人了,快快请坐。”
“谢万岁!”郑印又给高怀亮和军师见礼,然后见陶三春:“娘呀!你想我了吧?我可想你了。我做个梦,梦见娘了!”
陶王妃看着儿子又高兴又心痛,面上带笑,眼中含泪说:“军中事务多如牛毛,为娘也顾不得你了,万岁叫你请杨家将,请来没有?”
“别提了,这事不用我说,叫两位老将说吧。”
就这祥,曹彬把自己护送潘大人,受了重伤到安庆养伤,又和李志平征收两千石粮食的事说了一遍。赵匡胤喜出望外:“军中正缺粮食,你们送来了,首功一件。”
潘仁美述说他去山西请杨家将,杨衮病故,杨继业料理后事,派出三位公子到前敌帮忙的经过,最后说:“杨氏弟兄现在城外候旨。”
赵匡胤说:“好呀!快请他们进城。”
郑印说:“别忙,我还收了好几员将呢。”他把去山西走错路,误到扬子关,被肖引凤抓住,多亏师弟曹金山看见,诈降入关,和招亲、石英锤震林文豹、三老献关投降经过说了一遍。平时郑印嘴笨,今天可不笨了,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最后说:“万岁,我虽然收下了肖引凤,临阵收妻有罪,我也有功,没有我,你能得到曹金山、石英、郁金豹和扬子关三员老将、三员女将吗?冲我给你收下几员大将,免去罪过,我这谢谢万岁了!”
一席话说得文武官员哈哈大笑。赵匡胤也乐了:没等我这说话,他那儿谢恩了。“贤侄呀!得下扬子关,又收了好几员大将,记上大功,将来回京封赏,你们两对小夫妻在营中听差,打败南唐兵将,将来奉旨完婚。”众将也佩服,郑印岁数不大,能文能武,能办事,走错道还能因祸得福,是个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