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反对声音依然存在,想要让陛下下定决心,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回到府邸,林尘将情况告诉了周大人和李大人。两人听后,也是一脸忧虑。
“看来,我们还得想办法说服那些反对的大臣。”周大人说道,“否则,这出海之事,恐怕难以成行。”
林尘点点头,“我会找机会与他们好好谈谈,让他们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就在这时,管家又进来通报,说有几位大臣来访。林尘心中一动,看来,该来的还是来了。
林尘来到客厅,只见几位大臣正坐在那里,脸色阴沉。见到林尘进来,其中一位大臣立刻站起身,质问道:“林大人,你为何执意要派使者出海?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林尘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大人,如今海外局势变幻莫测,那些国家的崛起,对我们大明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若能主动出击,了解他们的虚实,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或许能为大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反之,若我们坐视不管,一旦他们心怀不轨,大明恐将陷入危机。”
另一位大臣冷哼一声,“哼,说得好听。那些海外蛮夷,能有什么好东西?不过是些未开化的野人罢了。我们大明地大物博,何必去讨好他们?”
林尘耐心地解释道:“大人,此言差矣。如今时代不同往昔,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那些海外国家,在科技、军事等方面,或许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出海,并非是去讨好他们,而是去了解他们,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我们的不足。”
几位大臣听了林尘的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然心存疑虑。林尘见状,继续说道:“各位大人,此次出海,我们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减少风险。而且,我们选派的使者,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几位大臣终于被林尘说服,不再反对出海之事。林尘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几天后,朱祁镇终于做出了决定,批准了林尘的奏折,任命苏然为使者,率领船队出海探寻海外国家的虚实。同时,他还下令加强沿海防御,派遣得力将领镇守。
得到这个消息,林尘等人都十分兴奋。他们立刻开始着手筹备出海的事宜,挑选船员、筹备物资、绘制航海图……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在这个过程中,林尘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一些船员对出海之事心存恐惧,不愿意参加;筹备物资时,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林尘并没有退缩,他亲自去安抚船员的情绪,向他们讲述出海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他又四处奔走,寻求各方的支持,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苏然率领着船队,浩浩荡荡地驶出了港口。林尘站在岸边,望着远去的船队,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担忧。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明的命运,就与这支船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望着船队消失在茫茫大海的尽头,林尘转身,迎着海风,大步向前走去。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坚定。他知道,无论前方等待着大明的是什么,他都将全力以赴,为大明的繁荣与安宁,贡献自己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