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悠悠又开启了她最爱的,悠哉悠哉,每天喝茶看书,招猫逗狗躺摇椅的生活。
天气渐凉,她经常抱着汤圆窝在沙发上追剧看书,偶尔或出去古城里逛逛遛遛小狗,或动手做顿好吃的,有时也会约着陈子钰围炉煮茶。
小比熊汤圆被小葵照顾的很好,已经又长大了一圈,就是和小葵比较亲。本来是想自己当孩子养的,却是给小葵养了个小伙伴,但小葵能有个小伙伴也不错。
李小满还是几乎每天都来听书,赵悠悠问他山寨里没事情吗?咋就能天天来?
他说大雪封山,兄弟们都在猫冬,所以没事,还是赵悠悠这地方好,神仙福地,一点都不冷。
听完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他又听《三国志》,记的好多的笔记,连字都练的好了许多,一个话唠就这样变成了学习狂魔。
大楚,慕容修人还没回到京城,他作法向上天借粮草的事就传遍了京城。
有人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装神弄鬼,但皇帝派去的监军的和六万大军是确确实实经历了这件事的,人人都是信的。
四皇子的死,皇帝也很难过,他下令大理寺彻查,可查来查去结果都说是个意外,慕容修虽知道那根本不是意外,但也只能伤心难过并咬牙把仇恨放在心里。
皇后娘娘自从儿子死后就一病不起,已经病的不成人样了,每日里就靠汤药和心里的仇恨支撑着,若不是还要给儿子报仇,她恐怕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皇帝也追究了粮草的事情,查了半个月只查到了送粮草的队伍半路遭遇大股山贼,人和粮草都没了。竟然有这种巧合?谁信那谁就是白痴。
但事情做的过于太干净,找不到半点证据,老皇帝虽心知肚明,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 他也只能顾全大局。但某些人也太过于猖狂了不能不罚。
所以,当慕容修上书要兵部和户部的官员偿还他向上天借粮的钱的时候,老皇帝立即就批准了。
慕容修说的是官员,而不是兵部和户部,不日圣旨就下了。
圣旨大致内容是:由于两部的疏忽丢了粮草,致使大军断粮,差点给朝廷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罚两部的主官自己掏腰包给慕容修还钱,有拒不履行者判全家流放。
就这样,慕容修拿着皇帝的旨意,去兵部和户部的各个官员家里要钱,只要金子和上等珠宝首饰,因为他说了神仙不收银子。
皇帝都让他们还钱了,就证明向上天借粮的事情是真的,这事一度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成了百姓们的茶余饭后谈资。
京城某街巷里:
百姓甲说:“你们说那向神仙借粮草的事情是真的吗?”
百姓乙说:“咋不是真的?皇帝都说是了,皇帝老爷是能被糊弄的吗?”
百姓丙说:“是真的,千真万确的,我媳妇家表舅的儿子就是在出征辽城的队伍里,他回家的时候说他们当时都断粮两日了,都准备杀战马了,平王说是梦里得了神仙指示,让人搭起了几个大帐篷,就作起了法,等作完法没多久,那些帐篷里就堆满了粮食,还有木炭,好家伙,都是上好的白米白面啊,木炭都是没有烟的那种上等碳,兵卒们当晚就烧火做饭吃上了饱饭。”
百姓甲咽了咽口水:“真的吗?那神仙的白米白面好吃吗?
百姓丙:“当然好吃,白米白面还能不好吃?我媳妇家表舅的儿子去打了一回辽城,回来还长胖了五斤呢。”
百姓丁不解的说:“你们说那神仙为啥不要银子?银子也是钱啊!”
百姓乙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但凡给神仙塑法相那都是叫塑金身,就从来没听说过塑银身的,证明神仙根本就不喜欢银子,就喜欢金子,金子多漂亮啊!金灿灿的。
百姓丁说:“那神仙还喜欢宝石?”
百姓乙说:“那是,你看那神仙像,哪位神仙不是全身各种宝石宝冠,宝石璎珞?”
哦!众人恍然,继续八卦。
进入腊月的的某天,山贼寨里打了两头鹿,李小满给赵悠悠送了一条鹿腿,赵悠悠又去买了几样菜,在院子里架起烧烤炉准备烧烤。
慕容修来了,还来回了两趟,给赵悠悠送来的两个大号箱子,赵悠悠问他:
“箱子里都是些什么?慕容修打开箱子给赵悠悠看说道:“这是还你的粮草钱,还有我要进货的钱。”
赵悠悠看箱子里,一个箱子里装满了和上次一样的没有表皮的翡翠明料,只是比上次的多了许多,有几块还很大,有足球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