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元末义军领袖,志在统一天下,建立太平盛世。他深谋远虑,重视民生,善于用人,在军中威望极高,正积极谋划与张士诚的决战,同时兼顾国家的治理与发展。
徐达: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军,智勇双全,军事指挥能力卓越,深受朱元璋信任,肩负着率领大军讨伐张士诚的重任。
常遇春:副将军,勇猛无畏,作战时勇往直前,锐不可当,是军中的先锋猛将,一心为朱元璋的霸业在战场上拼杀立功。
刘基:朱元璋的谋士,精通天文、地理、兵法等,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此次负责为新宫选址。
许存仁:博士,为朱元璋进讲经史,与朱元璋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熊天瑞:原朱元璋麾下指挥,后叛降张士诚,被朱元璋利用来施行反间计。
朱文忠:朱元璋的将领,奉命攻打杭州,以牵制张士诚兵力。
王祎:侍臣,为朱元璋进讲,参与关于汉高祖与唐太宗优劣的讨论。
魏观:起居注,在与朱元璋讨论汉高祖与唐太宗谁更优秀时发表见解。
廖永忠:左丞,与参政薛显率游军作战,攻克德清等地。
薛显:参政,与廖永忠一同率游军作战,立下战功。
张士诚:元末割据势力之一,与朱元璋势力争夺天下,在各地战事中逐渐处于劣势。
张天骐:张士诚的部将,在湖州与朱元璋的军队作战。
石清:张士诚的将领,在湖州与常遇春作战时被擒。
汪海:张士诚的将领,与石清一同被常遇春擒获。
李伯昇:张士诚的司徒,率兵援救湖州。
朱暹:张士诚的平章,率六万兵援救湖州。
潘元绍:张士诚的女婿,参与湖州等地的战事。
徐志坚:张士诚的同佥,奉命侦察朱元璋军队,被常遇春击败擒获。
徐义:张士诚的右丞,前往旧馆侦察形势,被常遇春围困后逃脱。
戴茂:张士诚的同佥,在昇山之战中向常遇春投降。
王晟:张士诚的平章,其陆寨被常遇春攻破。
朱亮祖:朱文忠的部下,参与攻打桐庐等地。
耿天壁:与朱亮祖一同随朱文忠作战,攻打桐庐。
袁洪:朱文忠的将领,与孙虎一同攻略富阳。
孙虎:与袁洪一同攻略富阳。
顾时:在徐达攻打昇山水寨时,率壮士跃入敌舟作战。
五太子:张士诚的部将,在昇山水寨与朱元璋的军队作战。
蔡哲:参政,受朱元璋派遣前往蜀地报聘。
杨璟:将领,受朱元璋指令,参与对付周文贵的军事行动。
张彬:将领,与杨璟一同受朱元璋指令,应对周文贵的侵扰。
第一幕:建康拓城与伐张祭江
【时间】:丙午年八月庚戌朔
【地点】:建康,钟山之阳
【朱元璋与刘基站在钟山之阳,望着广阔的土地】
朱元璋(目光坚定,手指大地):“刘基,如今我军势力渐大,这建康城需进一步拓展。你精通卜算,为我选定新宫之地。”
刘基(拱手行礼,神色庄重):“主公,此地背山面水,气势不凡,在此建造新宫,实乃上上之选。以此为基,增筑新城,延亘周回凡五十余里,必能彰显我军之威,稳固根基。”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好,就依你所言。如今张士诚屡屡犯境,为祸百姓,我决意与他决战。今日,便以伐张士诚告祭大江之神,表明我之决心。”
【随后,众人来到江边,举行庄重的祭江仪式。朱元璋身着祭服,神色肃穆,向大江之神祷告】
朱元璋(高声说道):“自吾起兵以来,历经艰辛,旨在救百姓于水火。然张士诚割据一方,扰乱天下,今吾兴正义之师,讨伐张士诚,望大江之神庇佑,助吾成功,还天下太平。”
第二幕:点将出征与反间之计
【时间】:八月辛亥
【地点】:戟门、西苑
【朱元璋身着戎装,站在戟门之上,威风凛凛。徐达、常遇春等将佐整齐排列,等候指令】
朱元璋(目光扫视众人,大声说道):“诸位将军,张士诚为祸已久,天下苍生受苦。今命中书左相国徐达为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万伐张士诚。此乃为天下百姓而战,非为一己之私。望诸将勿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