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28章 君忧臣省

第28章 君忧臣省 (第2/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我的舰队,在墨西哥湾自由航行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穿越海贼成为赤犬 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 人在海贼,这个海军不太正义! 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 秦朝历险记 斩神:我神级选择,林七夜麻了 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

地点:奉天殿

旁白:解决了财政和民生问题,朱元璋又将话题转向了吏治。

朱元璋(神色严肃):吏治关乎国家的兴衰,如今我大明官员众多,良莠不齐。吏部尚书,你身为官员选拔和考核的负责人,有何举措来确保官员能够尽职尽责,为百姓谋福祉?

吏部尚书(出列,恭敬地回答):陛下,臣深知责任重大。为了选拔出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臣打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标准,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定期对官员的政绩、品德进行评估,对于那些贪污腐败、无所作为的官员,坚决予以惩处。

朱元璋(目光坚定):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公平公正。对于官员的考核,要严格执行,不能流于形式。朕绝不允许有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欺压百姓。若发现有这样的官员,无论是谁,都要严惩不贷。

吏部尚书:臣遵旨!臣一定尽心尽力,为陛下选拔出优秀的官员,打造一支清正廉洁、高效有为的官员队伍。

第四幕:武将之忧

时间:早朝接近尾声

地点:奉天殿

旁白:一直在一旁默默聆听的徐达,此时向前一步,抱拳说道。

徐达:陛下,臣虽为武将,平日里专注军事,但也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如今边疆虽已初步平定,但仍有一些残余势力蠢蠢欲动。臣担心,若边疆不稳,百姓难以安心生产生活。臣愿继续为陛下效力,加强边防建设,确保边疆的安宁。

朱元璋(看着徐达,眼中满是信任):有你镇守边疆,朕放心。边疆的稳定关乎国家的安全,也关乎百姓的生活。你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懈怠。若有需要,朝廷定会全力支持你。

汤和(也出列说道):陛下,臣也愿随徐将军一同,为巩固边防出力。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只有边疆安稳,百姓才能过上太平日子。

朱元璋:好,有你们两位将军在,朕的心里踏实多了。你们要相互配合,共同守护好我大明的边疆。

第五幕:文化之重

时间:早朝结束后,偏殿

地点:偏殿

旁白:早朝结束后,朱元璋留下了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人,继续商讨国家的发展大计。

朱元璋:朕深知,治理国家不仅要关注民生、加强吏治、巩固边防,文化建设也至关重要。宋濂,你负责文化教育事务,如今我大明刚刚建立,在文化建设方面,你有何想法?

宋濂(恭敬地回答):陛下,文化乃国家之灵魂,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兴办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各级学校,选拔优秀的教师,传授儒家经典和治国之道。同时,整理和编纂各类书籍,传承和弘扬我中华的优秀文化传统。

朱元璋:嗯,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这是长远之计。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才,为我大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文化传承方面,也要下大力气,让我中华的文化源远流长。

刘伯温:陛下,文化建设不仅能培养人才,还能凝聚民心。通过传播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可以让百姓知礼守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朱元璋:伯温所言甚是。文化建设与国家的治理息息相关,我们要重视起来。李善长,你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李善长:陛下,臣以为可以鼓励文人墨客创作,宣扬我大明的功绩和治国理念。同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确保文化的健康发展。

朱元璋:好,你们的建议都很好。此事就由宋濂牵头,李善长、刘伯温协助,务必将文化建设这件大事办好。

第六幕:君臣共勉

时间:傍晚

地点:皇宫御花园

旁白:忙碌了一天的朱元璋,来到御花园散步,思考着今天早朝和商讨的事情。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随后也来到了御花园。

朱元璋(看着满园的花草,感慨地说):今日与诸位爱卿一番商讨,朕心中的忧虑稍减。但治理国家,任重而道远,朕希望诸位爱卿能与朕同忧,共同为我大明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李善长: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臣深知,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才能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刘伯温:陛下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臣等深受感动。臣愿为陛下出谋划策,鞠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风流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神封星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