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务必一举拿下太原!
常遇春:遵命!
旁白:夜幕降临,寒风呼啸。徐达率领明军悄悄地向太原城逼近。豁鼻马按照约定,打开了城门。明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与元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扩廓帖木儿仓猝应战,却无法抵挡明军的攻势,最终只得仓惶遁去。
徐达(站在太原城墙上,看着城中的明军,大声下令):清点战果,安抚百姓!
旁白:此战,徐达得兵四万人、马四万余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扩廓帖木儿奔大同,常遇春追至忻州不及而还,扩廓帖木儿遂走甘肃。
第三幕:司法革新
时间:洪武元年十二月己巳,上午
地点:应天,皇宫
旁白:应天的皇宫内,朱元璋坐在书房中,思考着如何完善朝廷的司法制度。这时,太监前来禀报。
太监:陛下,监察御史高原侃求见。
朱元璋:宣他进来。
(高原侃进入书房,跪地行礼)
高原侃:陛下,臣有一事启奏。如今民间词讼,若府州县省官及按察司不为伸理,百姓有冤抑重事却不能自达,实在有失公正。臣建议,在午门外设置登闻鼓,让百姓有冤可诉。
朱元璋(微微点头,陷入沉思):此计可行。百姓乃国家之本,若他们的冤屈得不到伸张,何以体现我大明的公正?但这登闻鼓的使用,还需有明确的规定。
旁白:经过一番商议,朱元璋决定在午门外设置登闻鼓,每日令监察御史一人监管。规定民间词讼应自下而上,若府州县省官及按察司不为伸理,或有冤抑重事不能自达者,许击登闻鼓,监察御史随即引奏,敢沮告者死。同时,户婚田土等细事归有司,不许击鼓。
朱元璋:这登闻鼓,是百姓的希望之门,也是朝廷了解民间疾苦的重要途径。你们一定要谨慎对待,不可让它成为摆设。
高原侃:臣遵旨,定当认真监管,确保登闻鼓发挥作用。
第四幕:皇帝训诫
时间:洪武元年十二月己巳,傍晚
地点:皇宫内苑
旁白:傍晚时分,朱元璋退朝还宫,皇太子诸王侍奉在侧。他们漫步在皇宫内苑,朱元璋看着宫中的隙地,心中感慨万千。
朱元璋(指着隙地,对皇太子诸王说):你们看这宫中的空地,朕本可在此起亭馆台榭,以享奢华。但朕不忍伤民财、劳民力,故而没有这样做。
皇太子(恭敬地说):父皇心系百姓,儿臣深感敬佩。
朱元璋:商纣王崇饰宫室,劳民伤财,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而汉文帝惜百金之费,以节俭治国,使得国家繁荣昌盛。你们要记住,作为皇室子孙,要常存儆戒,不可贪图享乐。
诸王(齐声说道):儿臣等谨记父皇教诲。
朱元璋:我大明初立,根基未稳,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你们要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将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皇太子诸王:遵父皇旨意!
第五幕:军事再部署
时间:洪武元年十二月庚午,上午
地点:太原,明军军营
旁白:太原的明军军营内,徐达正在与诸将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徐达:扩廓帖木儿虽已逃往甘肃,但他的残余势力仍在。贺宗哲等军在石州一带活动,对我们构成威胁。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我命你们将雄武、宁国、横海卫步骑邀击贺宗哲等军于石州。
薛显、傅友德(抱拳行礼):末将遵命!
徐达:石州地处山西西部,是连接山西与陕西的重要通道。控制了石州,我们就能进一步巩固在山西的势力,同时也能防止元军从陕西方向反扑。
旁白:随后,徐达又对管州、忻州、崞州、太谷等地进行了部署。
徐达:戴复初署管州,管州位于太原以北,是太原的重要屏障;丁玉明署忻州,忻州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蒋应宗署崞州,崞州地处交通要道,对维护地方稳定至关重要;翁子奇守太谷,太谷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要确保百姓能够安心生产。
戴复初、丁玉明、蒋应宗、翁子奇(齐声说道):末将遵命!
第六幕:风俗改良
时间:洪武元年十二月辛未,上午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奉天殿内,监察御史高原侃再次进言。
高原侃:陛下,臣近日发现京师人民丧葬设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