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历经磨难建立大明王朝,心怀天下,致力于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对国家各方面事务都有着高瞻远瞩的规划和决策。
刘伯温: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谋略和阴阳术数,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深受信任,在诸多事务上能提供独到见解。
李善长:明朝开国丞相,足智多谋,跟随朱元璋多年,在朝廷中威望极高,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对国家治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
苏琦:郑州知州,心系百姓,关注国家发展,提出屯田积粟、招抚流民垦荒等建设性建议,为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发展出谋划策。
程昭:新任工部侍郎兼侍仪使,负责工程建设和礼仪事务,对工作认真负责,力求将各项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
秦文绎:新任户部郎中,熟悉钱粮事务,致力于保障国家财政稳定和百姓生活富足。
郑氏:衢州府徐思诚妻,坚守贞节,操持家务,抚养子女,以坚韧的意志度过艰难岁月。
刘氏:温州府王守中妻,同样是贞节典范,面对生活的困苦,始终坚守妇道。
兵部尚书:负责国家军事事务,包括军队的调动、部署、训练以及边疆防御等,肩负着保卫国家领土安全的重任。
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和经济事务,对赋税制度、土地政策、商业贸易等经济领域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决策权,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礼部尚书: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同时负责文化、外交等相关事务,对科举制度、文化交流、对外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管理和协调职责,致力于维护国家的文化传承和良好的外交形象。
第一幕:朝堂任命与新政初议
时间:洪武三年四月,上午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应天的奉天殿庄严肃穆,金色的阳光透过雕龙画凤的窗户,洒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殿内,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神色恭敬。朱元璋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
朱元璋(声音洪亮,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众爱卿,今日朝堂,先议官员任命之事。吏部尚书,宣读任命诏书。
吏部尚书(出列,展开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任命程昭为工部侍郎兼侍仪使,秦文绎为户部郎中。望尔等尽心职守,为我大明江山社稷效力。钦此!
程昭、秦文绎(一同出列,跪地叩拜):臣等谢陛下隆恩,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朱元璋:程昭,你既任工部侍郎兼侍仪使,工程建设关乎国家发展,礼仪规范彰显大国风范,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程昭(恭敬地回答):陛下放心,臣定当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工程建设上,严格把控质量,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经得住考验;在礼仪方面,也会依照规制,将各项礼仪活动办得庄重得体。
朱元璋:秦文绎,户部掌管国家钱粮,责任重大。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你要合理调配财政,保障民生。
秦文绎:陛下,臣深知责任重大。定会用心管理钱粮事务,开源节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的生活富足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元璋:此外,朕决定将永平府所属的宜兴、龙庆二州及怀来县划归北平府管辖。此举旨在优化地方行政区划,加强管理,促进地区发展。众爱卿可有异议?
众大臣(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第二幕:民生为重,税赋与屯田之策
时间:紧接着,讨论经济事务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经济乃国家之根本,民富则国强。户部尚书,朕下令减免应天、徽州等十六府州以及河南、北平、山东三省的税粮,此事落实得如何?
户部尚书(出列,跪地说道):陛下,臣已安排各地官员着手落实减免税粮之事。目前,正统计各地应减免的具体数额,确保政策能精准惠及百姓,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朱元璋:好,务必加快进度,不得拖延。百姓在战争中受苦已久,我们要尽快让他们休养生息。
此时,苏琦出列
苏琦:陛下,臣有本奏。臣身为郑州知州,深知百姓疾苦,也了解地方发展的关键所在。臣建议推行屯田积粟、招抚流民垦荒之策,如此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安置流民,稳定社会,增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