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70章 洪武五年九月

第70章 洪武五年九月 (第3/3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三国如烟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戏说嬴政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 情牵盛世恋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制,作三小髻等,请陛下裁决。”

朱元璋(说道):“从之。服饰制度,关乎礼仪规范,不可随意更改,依宋制而行,可彰显我大明礼仪之邦风范。”

十一月庚戌日,礼部官员再次奏报:“陛下,臣等定命妇圆衫之制,以红罗绣重雉分等第,一品九等,二品八等,三品七等。”

朱元璋(点头同意):“如此甚好,命妇服饰分等第,可体现朝廷等级秩序,维护礼仪规范。”

又有官员奏报:“陛下,已以兴化卫并为钟山卫等,寻复设和阳、神策二卫。”

朱元璋(说道):“卫所调整,关乎军事布局。和阳、神策二卫战略位置重要,复设可加强京城周边军事防御。”

壬子日,官员奏报:“陛下,已置甘肃卫都指挥使司、庄浪卫指挥使司。”

朱元璋(神色严肃):“甘肃、庄浪地处西北边陲,是抵御外敌的重要防线。设置卫都指挥使司和卫指挥使司,可加强西北军事管理,巩固边防。”

第六幕:外交与民生诸事

场景:奉天殿内,外交与民生事务成为讨论重点。

戊申日,有官员奏报:“陛下,高丽国王王颛遣中郎将宋坦送金希声等11人归。金希声为嘉兴府人,先为倭寇所掠,高丽得之,至是遣还。”

朱元璋(说道):“高丽此举,可见其诚意。嘉兴地处江南富庶之地,倭寇猖獗,百姓常受其害。高丽送还我大明百姓,可修两国之好。”

己酉日,赖正孙上殿,跪地行礼:“陛下,臣故元降将行枢密院同佥赖正孙,招集福州遗兵5000人送京师。”

朱元璋(看着赖正孙):“赖正孙,你能招集遗兵,为我大明效力,甚好。福州乃东南沿海重镇,遗兵归降,可增强我大明兵力。”

庚戌日,江阴侯吴良上殿,跪地行礼:“陛下,臣征南副将军江阴侯吴良等班师还京。”

朱元璋(欣慰地说道):“吴爱卿,此次南征辛苦。南方战事已平,然不可懈怠,需协助地方官员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甲午日,朱元璋说道:“高丽贡献烦数,朕遣延安答里使高丽谕意,令遵三年一聘之礼,所贡方物以布十匹足矣,并告占城等国。”

李善长(说道):“陛下此举,可避免高丽频繁进贡,劳民伤财,且能规范朝贡秩序,彰显我大明大国风范。”

丁酉日,有官员奏报:“陛下,鞑靼5900余人自东胜来降,命居临濠,月给薪米。”

朱元璋(说道):“东胜地处北方边境,鞑靼来降,可充实临濠人口。临濠乃朕故乡,给予他们薪米,让他们安心生活,为我大明效力。”

此时,冯胜上殿,跪地行礼:“陛下,臣征西将军宋国公冯胜等自甘肃班师至京。”

朱元璋(说道):“冯爱卿,此次西征,你等劳苦功高。甘肃已平,然西北边防仍需加强。你可与其他将领商议,如何巩固西北防线。”

接着,朱元璋又说道:“朕念驿传重繁,谕中书省臣,马夫应以粮富丁多者充任,有司要加以存抚,若有非法扰害者,定要治罪。”

李善长(点头):“陛下,驿传关乎朝廷政令传达,马夫选用与存抚至关重要,如此安排,可确保驿传顺畅。”

最后,有官员奏报:“陛下,是月,蠲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五府秋粮,除粮长顽狡不盖仓及科敛困民者本户之粮不免外,其余尽免。”

朱元璋(神色坚定):“应天乃我大明都城,太平、镇江、宁国、广德等地亦为重要区域。百姓历经战乱,生活困苦,减免秋粮,可减轻百姓负担,让他们休养生息。对于不法粮长,必须严惩,以正风气。”

旁白:洪武五年九月至十一月,朝堂之上,诸事纷繁,从太庙修筑到军事行动,从人事决策到外交民生,朱元璋与群臣共同商议,为大明王朝的稳定与发展奠定基础。每一项决策,都影响着这个新生王朝的走向,而大明的未来,正悄然在这些决策中徐徐展开。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长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