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82章 洪武七年三月

第82章 洪武七年三月 (第3/4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三国如烟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戏说嬴政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 情牵盛世恋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发生水灾,百姓饥荒。”

【朱元璋(眉头紧锁,关切地说):“民以食为天,百姓受灾,朕心忧之。命户部运陕州米、麦二万石于潼关漕运司,粮二万石于孟津,二十万石于陈桥,以备转运。这陕州、潼关、孟津、陈桥,皆是交通要道,便于军饷转运。苏州府嘉定县,即刻下诏开仓赈济,务必确保每一位受灾百姓都能得到救助。”

【旁白:陕州位于今河南三门峡一带,是中原通往关中的重要通道;潼关则是关中的东大门,地势险要,是军事要地;孟津位于黄河岸边,是重要的渡口;陈桥则是历史上着名的兵变之地,交通便利。苏州府嘉定县,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此次受灾,朱元璋的赈济决策,旨在保障民生,稳定社会。】

【杨靖(领命道):“臣遵旨,即刻安排落实。”】

第九幕:民族平乱,边疆再燃烽火

【时间】:兵部尚书唐铎神色匆匆地出列,奏报民族事务与平乱之事。】

【地点】:奉天殿

【唐铎(语气焦急,大声说):“陛下,广西洞蛮韦父、融州罗城洞蛮潘父葱各聚众为乱,柳州等卫官军已进行捕斩。”

【朱元璋(脸色阴沉,怒声说):“这些洞蛮,竟敢聚众作乱,扰乱地方安宁!传朕旨意,让柳州等卫官军务必将乱贼一网打尽,保护百姓安全。这广西、融州罗城,地处西南边陲,民族关系复杂,此次平乱,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激化矛盾。”

【旁白:广西地区多山,少数民族众多,洞蛮聚居。融州罗城在今广西柳州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带,此地的稳定对于维护西南边疆的和平至关重要。朱元璋的指示,既体现了对平乱的决心,也考虑到了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唐铎(领命道):“臣遵旨,会督促官军尽快平乱。”】

第十幕:重臣离世,追忆往昔岁月

【时间】:朝堂上,气氛略显凝重。】

【地点】:奉天殿

【吏部尚书詹同出列,神色哀伤地奏报。】

詹同(语气沉痛):“陛下,广西行中书省左丞方国珍卒。”

【朱元璋(微微叹息,神色感慨):“方国珍一生,历经风雨。他出身贫寒,在元末乱世中崛起,曾纵横海上。后归降我大明,为朝廷效力。他的一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朕还记得他初来归附时的情景,如今却已离世,实在令人惋惜。”

【旁白:方国珍,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他以贩盐为生,后聚众起义,在浙东沿海地区拥有强大的势力。他的归附,对于朱元璋统一江南、建立明朝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刻,朝堂上众人回忆起方国珍的过往,不禁感慨万千。】

【詹同(领命道):“臣遵旨,会妥善安排方国珍的后事。”】

第十一幕:外交风云,暹罗贡使风波

【时间】:礼部尚书刘昭先出列,奏报外交事务。】

【地点】:奉天殿

【刘昭先(恭敬地说):“陛下,暹罗斛国使臣沙里拔来朝,贡方物,但因无表状且所言可疑,被疑为番商。”

【朱元璋(神色严肃,果断地说):“命却之。并诏中书、礼部,令诸国入贡遵古典,不必频烦。这暹罗斛国,位于东南亚,与我大明有贸易往来。但朝贡之事,关乎国体,不可马虎。若无表状,难以确认其身份,必须谨慎对待。”

【旁白:暹罗斛国,即现在泰国的前身之一,在当时是东南亚的重要国家。朱元璋的决策,既维护了大明的尊严和外交秩序,也表明了他对朝贡贸易的重视和规范。】

【刘昭先(领命道):“臣遵旨,会传达陛下旨意。”】

第十二幕:贞节旌表,弘扬风化之举

【时间】:礼部尚书刘昭先再次出列,奏报旌表贞节之事。】

【地点】:奉天殿

【刘昭先(恭敬地说):“陛下,臣部建议旌表济宁府单县民孟思孝妻杨氏、保定府深泽县民王志达妻李氏等多人贞节。”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准奏。贞节乃女子之美德,旌表这些贞节女子,可弘扬风化,为百姓树立榜样。这济宁府单县、保定府深泽县,地处中原,民风淳朴。通过旌表贞节,可让更多百姓崇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

【旁白:济宁府单县、保定府深泽县,在当时是中原地区的重要县份。朱元璋的这一举措,旨在通过表彰贞节女子,弘扬传统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刘昭先(领命退下):“臣遵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长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