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元末义军领袖,以统一天下为目标,心怀百姓,深谋远虑,善于用人,在军中威望极高,正积极谋划统一大业,同时关注民生与文化、历史等方面。
徐达: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军,负责指挥攻打张士诚等重要军事行动,军事才能卓越,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葛俊:徐达派遣的将领,负责平定钱鹤皋之乱,作战勇猛,听从指挥。
钱鹤皋:上海作乱之人,占据松江府,妄图割据一方,与朱元璋的势力对抗。
韩复春:张士诚故元帅府副使,与钱鹤皋勾结,参与叛乱。
冯荣初:华亭知县,正直勇敢,在钱鹤皋叛乱时坚守正义,后劝阻葛俊屠城,保护了华亭百姓。
祝挺:上海知县,在钱鹤皋叛乱时坚守职责,组织力量反抗,为恢复上海秩序做出贡献。
王祎:起居注,与朱元璋讨论天下局势和战略方针,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许存仁:为朱元璋讲解经史,与朱元璋探讨孟子思想,在文化教育方面为朱元璋提供见解。
詹同:起居注,负责记录朱元璋的言行,接受朱元璋关于国史直笔的教诲。
俞通海:中书平章政事,战功赫赫,为朱元璋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不幸于此时去世。
方国珍:元末割据势力之一,表面向朱元璋进贡,实则暗中与扩廓帖木儿、陈友定勾结,对朱元璋的统一大业构成一定阻碍。
扩廓帖木儿:元朝将领,与朱元璋势力存在竞争关系,在中原地区拥兵自重,其行动对当时的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谭右丞:在陈州,与扩廓帖木儿等一起收到朱元璋的礼物,是当时政治局势中的一方势力。
貊高:与扩廓帖木儿等一同被提及,在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中有一定地位。
脱因帖木儿:与其他势力人物一同被提及,在当时的局势中扮演一定角色。
第一幕:松江之乱起
【时间】:吴元年夏四月丙午朔
【地点】:松江府
【钱鹤皋在府中召集韩复春等众人,一脸得意】
钱鹤皋(双手叉腰,大声说道):“徐达那厮檄各府验民田、徵砖甃城,分明是想加重我们的负担。我等岂可坐以待毙?如今我已联络众人,聚众至三万余人。张士诚虽败,但我等若能据松江府,再与张士诚余部联合,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韩复春(点头附和):“钱兄所言极是,那张士诚旧部也不甘心就此失败,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点。”
【众人商议已定,便率领叛军攻打松江府治。通判赵儆仓促应战,却不敌叛军】
赵儆(愤怒地喊道):“钱鹤皋,你这逆贼,竟敢造反!”
【然而,寡不敌众,赵儆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驱妻子赴水死,自己也力战身亡。荀玉珍弃城逃走,却被叛军追上杀害。钱鹤皋占据松江府后,自称行省左丞,以姚大章为统兵元帅,并令其子遵义率小舟欲归张士诚求援】
第二幕:平叛之战
【时间】:四月中旬
【地点】:连湖荡、松江城
【徐达得知钱鹤皋作乱的消息后,立刻派遣葛俊前往讨伐】
徐达(严肃地对葛俊说):“葛俊,钱鹤皋竟敢作乱,你务必速速将其平定,不可让这乱贼继续为祸百姓。”
葛俊(单膝跪地,领命道):“末将领命!定将钱鹤皋擒获,为百姓除害。”
【葛俊率领军队来到连湖荡,见叛军众多,心生一计。他下令发炮,炮声响起,惊溃盗众】
葛俊(大声呼喊):“将士们,趁敌军慌乱,给我冲!”
【军队迅速逼近松江城,钱鹤皋闭门拒守。葛俊指挥军队展开猛攻,最终攻破城池,擒获钱鹤皋】
葛俊(看着被擒的钱鹤皋,冷笑道):“钱鹤皋,你今日终于落网,看你还能如何嚣张!”
【随后,葛俊将钱鹤皋槛送大将军处斩首,仁济等率余党遁去】
第三幕:知县护民
【时间】:钱鹤皋被擒后
【地点】:华亭、上海
【葛俊因华亭人从乱,心中恼怒,欲屠城。华亭知县冯荣初从狱中被救出后,立刻出面劝阻】
冯荣初(急切地对葛俊说):“将军,反者仅钱鹤皋一人,其余皆是良民。纵有从者,也多是被胁迫的。若将军屠城,岂不是让无辜百姓受苦?”
葛俊(犹豫片刻):